中国大鲵子二代规模化人工孵化技术的研究Research on Technology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F_2 Artificial Incubation
刘鉴毅,谭永安,卢兴孙,范其杰
摘要(Abstract):
系统研究了影响大鲵子二代孵化率的环境因子(包括水质、水温、孵化密度)、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技术。从理论上阐明孵化水质的离子比例平衡直接影响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华宝珍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调节水和水库水适合孵化,孵化率分别为53.3%和46.7%;过高、过低孵化水温都可导致大鲵胚胎发育停止,适宜孵化水温为16~22℃,最适水温为(20±1)℃;孵化密度以每筛(25 cm×35 cm×6 cm)放150颗受精卵为宜(孵化率为48%)。在本试验设定的条件下,大鲵孵化率逐年提高,由1998年的平均3%,提高到2003年的平均18%。
关键词(KeyWords): 中国大鲵;子二代;孵化率;生态因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2004EA780068)
作者(Author): 刘鉴毅,谭永安,卢兴孙,范其杰
DOI: 10.13326/j.jea.2005.03.010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鉴毅,肖汉兵,林锡芝.大鲵饲养池水质状况分析[J].淡水渔业,1992,22(2):16-18.
- [2]刘鉴毅,肖汉兵,杨焱清.生态因子对大鲵胚胎发育的影响[A].见:周开亚∥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第9辑)[C].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108-115.
- [3]刘鉴毅,肖汉兵,杨焱清.大鲵成熟精、卵的形态学观察及受精卵孵化中的形态变化[J].淡水渔业,1999,29(3):6-9.
- [4]刘鉴毅,杨焱清,肖汉兵,等.中国大鲵人工孵化生态初报[J].淡水渔业,1995,25(2):8-9.
- [5]刘鉴毅,谭永安,庄平,等.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技术的研究[J].经济动物学报,2004,8(3):167-170.
- [6]刘鉴毅,谭永安,刘明国,等.野生中国大鲵与人工繁殖子一代雄性形态及精液特性的比较[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14(1):19-23.
- [7]王琪.影响四大家鱼孵化的主要因素[J].养殖与饲料,2006,3(5):29.
- [8]施炜纲,周昕,陈家涤.生态因子对大银鱼受精卵孵化和仔鱼存活率的影响[J].水产学报,1998,22(4):375-377.
- [9]章之蓉,谢瑞生,翁少萍.磁场和磁化水对观赏鱼孵化、生长的作用[J].动物学杂志,1989,24(2):9-11.
- [10]戴庆后,张其永,胡建兴.大弹涂鱼孵化率研究[J].福建水产,199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