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兴
介绍了近 1 0多年来世界特禽养殖业发展的概况及新品种、品系育成方面的成就 ;重点论述了中国特禽养殖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 ,特别对濒危野生的珍禽鸟与特禽鸟的界定及特禽疾病防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2001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1 ] - 翟永功,王晓刚,许东保,李鹃
采用天然肠道粘膜保护剂贝托利预防幼龄獭兔腹泻病 ,试验结果表明 ,贝托利对幼龄獭兔腹泻病有显著的预防效果
2001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高秀华,李忠宽,杨福合,张晓明,莫放
采用呼吸测热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等方法 ,就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可使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显著下降
2001年02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0 ] - 郑兴涛,魏海军,赵蒙,王永生
对我国已家养 5代及 5代以上、并已人工育成品种品系或类型的马鹿和梅花鹿的现代育种方向、繁育体系形式及配套系杂交进行了较为全面地阐述
2001年02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9 ] - 陈立秀,陈同海,刘萍,王树志
首次报道应用牛腹腔丝虫成虫破碎后 ,经SephadexG 2 0 0柱层析获得CG1 抗原 ,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诊断鹿脑脊髓丝虫病的新方法。结果证明 ,该种方法特异性强 ( 87 1 % ) ,敏感性高 ( 1∶640 0 )。通过对 380头假定健康鹿ELISA结果与虫检结果对比证明 ,2种诊断方法符合率为 1 0 0 %。ELISA法比虫检法检出率高 3 2 % ,因此 ,可以用ELISA代替虫检诊断鹿脑脊髓丝虫病
2001年02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于振斌,张俊2001年02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王克坚,陈立志,刘晓颖,苗利光
主要通过疫苗免疫预防、临床治疗和日常预防与管理等方面 ,简述了对鹿坏死杆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01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1 ] - 2001年0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程世鹏,王克坚,陈立志,刘晓影,张俊峰
利用从患结核病雉鸡分离到的 5株禽型结核分枝杆菌研制出预防雉鸡结核病的禽型结核分枝杆菌灭活疫苗和卡介苗与灭活苗的混合疫苗。试验证明 ,该疫苗安全可靠 ,免疫效果良好。雉鸡血清中抗体可维持 8个月以上 ,抗自然感染保护率为 86 7% ,攻毒试验灭活苗保护率为 77 8% ,卡介苗与灭活苗的混合苗保护率为 83 3% ,免疫期 6个月。
2001年02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李正飞2001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尹燕博,吉亚杰,董武子
对 1 0只体况较好的黑颈公鸵鸟进行假阴道法采精试验 ,结果获得优良品质的精液 ,平均精液量为 0 94mL ,精子活率平均为 0 88。试验表明 ,在对公鸵鸟进行一定时间的调教之后 ,采用假阴道法采精是简单可行、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
2001年02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谢荣法2001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顾建宏
引自潘阳湖的一只雄性白枕鹤于 1 998年 8月份死亡 ,经剖检从其气管末端内壁发现了斯氏狸殖吸虫 (Paragonimusskryabini)。此前我国并无涉禽类该病的报道
2001年02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0 ] - 李国锋
主要报道雄性长臂猿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笼舍设施、饲料喂养方法及常见疾病的防治 ;以重量法测定 2头白颊长臂猿日粮组成和比例 ,谷物饲料占总量的 5 2 63%。实践证明 ,生活集小群 ,过冬采用小气候保温房 ,有利于白颊长臂猿适应西双版纳勐 仑山地区生活
2001年02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1 ] - 蒋张林2001年02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钟福生,曾元根,莫小林,马再玉
1995年 3月~ 1 997年 7月 ,在长沙动物园对虎皮鹦鹉的人工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虎皮鹦鹉的繁殖期为 3月中旬~ 6月中旬 ;年产 2窝 ,窝产卵数为 4~ 7枚 ;雌鸟担任孵化 ,孵卵期为 ( 1 9± 2 )d ,孵化率为 86 8% ;育雏期 ( 30± 5 )d ,育成率为 92 3%。
2001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5 ] - 张竞山2001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李新红,邹兴淮,谢晓瑀
研究 4组不同营养结构的饲料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Ⅰ组饲料所喂养的蝌蚪生长速度快 ,完成变态的时间最短 ( 34 4d) ;Ⅲ组饲料喂养的蝌蚪变态后的幼蛙体重最大、身体最长 (分别为 0 31 7g、1 45cm) ;Ⅳ组饲料喂养的蝌蚪生长最慢 ,完成变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 39 2d) ,变态后的幼蛙体重最小 ( 0 2 5 4 g) ;各组中蝌蚪的成活率和变态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2001年02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90 ] - 李全智2001年02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房兴堂,薛忠,王庆林,赵雪锋
论述了我国乌骨鸡的研究现状及其产品开发情况 ,旨在促进乌骨鸡养殖业的发展
2001年02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84 ] - 赵从民
,刘幅栗2001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王京仁,李淑红
从野猪、特种野猪及其产品加工利用几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具体阐述了利用野猪的繁殖特性
2001年02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73 ] - 惠恩举2001年02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