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物学报

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

  • 东北梅花鹿优化育种规划步骤、基本条件及对现行育种方案的分析

    李和平

    对东北梅花鹿优化育种规划的具体步骤和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研究 ,并在分析东北梅花鹿群现状的基础上 ,得出群体的经济学和遗传参数、生物学和育种技术指数、群体结构参数、育种成本与投资参数等一系列将在育种规划计算中应用的参数 ,同时还对东北梅花鹿现行育种方案的育种效果进行了分析。

    2004年04期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0 ]
  • 鹿肠毒血症综合防制措施

    赵传芳,丛丽,闫新华,闫喜军,王长凤

    鹿肠毒血症是养鹿业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 ,为有效防制该病 ,本文对近年来鹿肠毒血症 (魏氏梭菌病 )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断和防制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2004年04期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7 ]
  • 2004年秋季全国鹿业发展论坛暨首届新疆马鹿产业科技交流会在新疆召开

    王立春

    2004年04期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大丰麋鹿产仔行为的观察

    温铁峰,赵靖波,卫功庆

    对中国大丰麋鹿 (Elaphurusdavidianus) 4只母鹿的产仔行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首次离群至分娩时间间隔的平均值为 32 2 5h ;母鹿临产时的行为主要有走动、卧地、回头顾腹、呆立、嗅地等 ,走动的频次最高 ,其次是卧地和回头顾腹 ;分娩历时平均为 33 75min ,以卧式分娩为主 ;仔鹿的首次站起时间为 39min ,仔鹿吃到初乳的时间为 6 0 75min。

    2004年04期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2 ]
  • 常用哺乳动物精子质量检测方法

    田恒玖,刘志平,白玉妍

    根据精子的特性 ,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记数仪等仪器 ,结合常规染色技术或荧光探针技术 ,通过检测精子染色质的状态、运动能力、质膜的完整性、顶体的状态、线粒体的活性、获能、顶体反应以及与卵子的结合能力等指标来评价精子的功能状态 ,以便准确预测精子的受精能力。

    2004年04期 198-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81 ]
  • 应用半嵌套PCR扩增鹿源狂犬病野毒核蛋白基因

    李影,段锐,钱爱东

    应用一对外引物 (RNP1 ,RNP2 )和一个套式引物 (RNP3) ,对鹿源狂犬病野毒 82 0 2株核蛋白基因 (约135 0bp)进行 2次PCR扩增。第 1次仅扩增出一条约 75 0bp的片段 ,第 2次扩增时 ,将第一次扩增产物进行10 3倍稀释后能较好地扩增出目的片段。结果表明 ,半套式PCR引物的非特异性对目的片段的干扰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2004年04期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泰和乌骨鸡生理生化指标及其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关系

    程超,明庆磊

    测定了泰和乌骨鸡血液的生理生化和血液流变学性质中较突出的 2 7项指标 ,推算了 4项指标 ,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影响泰和乌骨鸡全血黏度的主要因子为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2004年04期 205-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3 ]
  • 抗生素替代品对泰和乌骨鸡小肠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瞿明仁,宋小珍,游金明,黎观红

    为提高泰和乌骨鸡和鸡药用价值、滋补作用及生产性能 ,研究了益生素、寡果糖、糖萜素和中草药制剂等抗生素替代品对泰和乌骨鸡十二指肠内容物中a -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 ,① 5周龄时 ,与对照组相比 ,a -淀粉酶活性 :寡果糖组和糖萜素组均呈显著提高 (P <0 0 5 ) ,益生素组和中草药组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无显著差异 ;胰蛋白酶活性 :有显著提高 (P <0 0 5 )的是益生素组、寡果糖组和糖萜素组 ,中草药组有提高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② 10周龄时 ,a -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呈显著提高 (P <0 0 5 )的有寡果糖组、糖萜素组和中草药组 ,益生素组比对照组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2004年04期 208-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8 ]
  • 吉林白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于守平,王光辉,胡桂学,逄博,刘明君

    为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有效防治鹅大肠杆菌病 ,采取病鹅的肝、心血作细菌的分离培养 ,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和多种糖发酵试验以及VP、MR试验 ,鉴定该细菌为大肠杆菌 ;采用试管液体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测定了 10种药物对鹅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从中筛选出最有效的抗大肠杆菌药物。

    2004年04期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4 ]
  • 狍18S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

    卞立红,白秀娟

    为了研究狍与鹿种其它动物之间的系统关系和进化历史 ,用所查文献引物 ,对鹿科动物狍的 18SrRNA基因序列进行基因克隆、测序 ,序列测定测得的序列长度为 115 4bp ,并与其它鹿科动物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同时将该序列发送到Genebank上 ,其登录号是AY6 2 6 16 1。

    2004年04期 214-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围网养麝与圈养麝的比较研究

    邹兴淮,魏广强,贾谦,周青

    为提高林麝的科学饲养水平和养麝的经济效益 ,对上海崇明岛东平林场圈养和围网养林麝的行为、驯化程度及死亡率 3项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圈养和围网养麝的行为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圈养林麝的驯化程度高于围网养 (P <0 0 5 ) ;圈养林麝的死亡率高于围网养 (P <0 0 5 )。

    2004年04期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7 ]
  • 国内裘皮市场行情

    朴厚坤

    2004年04期 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中华倒刺鱼巴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邴旭文

    为了研究积累中华倒刺鱼巴生物学特性的相关资料 ,为其野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收集该样本 94尾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其染色体数为 (2n =10 0 ) ,核型公式为 18m +32sm +2 6st+2 4t,臂数 (NF =15 0 )。 1~ 4龄是生长较快的生长阶段。属广温性底栖鱼类 ,适应温度为 0~ 36℃ ,最适摄食生长温度 2 2~ 2 8℃。杂食性 ,以高等植物、藻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为食。性成熟年龄 4龄以上 ,绝对怀卵量每克体重为 12~ 14粒 ,成熟卵直径 1 3~ 1 6mm ,略具黏性 ,受精卵的出膜时间为 38~ 4 8h。产卵季节为每年的4~ 6月份 ,产卵水温 19~ 2 8℃。

    2004年04期 221-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74 ]
  • 蜜蜂性比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曾志将,颜伟玉

    蜜蜂性比是指蜂群中雌性蜜蜂与雄性蜜蜂的比例。按亲属选择理论和性比原理预测 ,工蜂则可能对雌性性别更多地投资 ,这样蜂王和工蜂在决定性比问题上存在矛盾。本试验通过RAPD技术测定蜂王交配次数 ,并利用亲属选择和性比理论 ,研究了蜂群中的性比冲突问题。研究结果支持了工蜂调控蜜蜂性比的观点。

    2004年04期 22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8 ]
  • 果子狸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姜卫星,朱开明,李立,张莎,傅童生

    20 0 1年 10月 ,在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随机抽取果子狸血液样品 ,用血液检验的常规方法测定血液学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 ,统计结果表明 ,果子狸的红细胞 (RBC)为 (7 0 1± 1 0 7)× 10 1 2 /L ,血红蛋白含量(HB)为 (84± 13 2 7)g/L ,红细胞压积 (PCV)为 33 80 %± 4 86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MCH)为 (12 1±2 0 2 )pg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为 (48 6± 8 0 3)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为 2 4 9%± 1 2 9% ,谷丙转氨酶 (GPT)为 35 8± 13 5赖氏单位 ,谷草转氨酶 (GOT)为 4 7 5± 2 1 0 3赖氏单位 ,乳酸脱氢酶 (LDH)为710± 379 8活性单位 ,碱性磷酸酶 (AKP)为 2 14± 0 75布氏单位 ,此测定值可作为正常值供以后研究参考。

    2004年04期 227-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5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离地鳖虫有效成分的可行性研究

    唐庆峰,吴振廷,王学林,吴尚澧

    通过对地鳖虫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简要介绍 ,以及对地鳖虫的传统加工方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优点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成功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后 ,笔者认为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完全可以开发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地鳖虫中药或保健品。

    2004年04期 230-23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3 ]
  • 臭氧消毒对家蚕病原体的灭活作用研究初报

    王建芳,肖乃康,李亚清

    为了明确臭氧对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 ,用新产生的臭氧气流对家蚕几种病原微生物进行了杀灭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 ,新生臭氧气流处理 30min ,可使家蚕大多数病原体完全失活或使其致病力下降 ,且对蚕体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机能无不良影响。

    2004年04期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 ]
  • 水貂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李光玉,杨福合,王凯英,赵靖波

    针对我国水貂饲养的特点 ,回顾了国内外水貂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分别从水貂消化道和蛋白酶分泌特性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水貂生长发育、繁殖和毛皮质量的影响 ,蛋白质合成、分解、转运 ,氨基酸需要以及葡萄糖动态平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004年04期 237-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97 ]
  • 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研究进展

    赵立峰,任家琰

    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perfringens)的致病作用一般由它所产生的胞外酶或毒素诱导。主要有α -毒素、β -毒素、θ -毒素及其他的一些胞外酶。本文针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及分子遗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2004年04期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4 ]
  • 《经济动物学报》2004年总目次

    2004年04期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