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夕国;李光玉;孙伟丽;鲍坤;王凯英;王卓;荆祎;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本文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笼养水貂内脏(心、肝、脾、肺、肾)中微量元素Cu、Fe、Zn、Mn的含量,与文献中测定野生水貂内脏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对研究水貂的生长过程及生长状况有重要意义。此法简便,可靠,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2012年01期 v.16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张洁;张金龙;
对3周龄肉鸡胫骨近端干骺软骨进行解剖学观察,发现干骺软骨内除了有骺软骨生长板外,还有次级骨化中心生长板。
2012年01期 v.1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0 ] - 魏正凯;李玥;周伟;薛原;华育平;肖向红;张显光;马建华;
对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源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培养,开展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各分离菌株对17种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丹顶鹤源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各抗微生物药的敏感性不同。受试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为57.5%、47.5%,对氟苯尼考、氨曲南、阿莫西林/棒酸均敏感。
2012年01期 v.16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5 ] - 孙宁;
试验选用60只健康的德国牧羊犬仔犬,共计10窝,随机将每窝仔犬分成2组,试验组20-30日龄饲喂混有3.2 g乳酸菌素的奶粉,30日龄断乳后继续饲喂混有3.2 g乳酸菌的饲料,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此来研究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对仔犬生长性能、发病率、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可提高断乳仔犬生长性能,增重明显,饲料利用率提高;降低仔犬发病率、死亡率(P<0.05)及缩短腹泻时间;降低粪便pH值约0.3-0.5单位,使断乳前厌氧菌群呈优势分布,同时增加乳酸菌的含量、减少大肠杆菌的含量(P<0.05)。
2012年01期 v.16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5 ] - 侯佳;徐光岚;车利锋;潘广林;赵鹏鹏;张强;李根新;吴晓民;
采用聚焦动物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记录观察3只秦岭亚成体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秦岭佛坪野化培训基地早期适应过程中的行为,依据拟定的行为类型在观察数据中随机筛选出有效记录并进行相关统计,结果表明:3只大熊猫白天的活动时间远远大于其在圈养环境下的活动时间,行为的多样性明显增大,食物期待、刻板行为大大减少;它们对集体的依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小,并且有分开的趋势;3只大熊猫在对环境逐渐熟悉适应之后,休息地点从圈舍周围、栖架向山坡及山坡顶部逐渐转移,各自的休息地点也相对固定。
2012年01期 v.1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7 ] - 张志崇;王春生;张秋婷;朴善花;苗向阳;安铁洙;
为了建立大量获取中国林蛙抗菌肽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中国林蛙皮肤抗菌肽Temporin-1CEa基因的mRNA序列(EU624139)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中国林蛙皮肤总RNA反转录出的cDNA为模板,将扩增的编码序列与pEASY-T3克隆载体连接获得Tem-T3;利用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将GFP基因连入Tem-T3克隆载体,再经酶切获得Tem-GFP片段,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最终得到Tem-GFP-pcD-NA3.1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该质粒转入绵羊成纤维细胞,48 h后可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的绿色荧光表达;qPCR数据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Tem-GFP-pcDNA3.1的绵羊成纤维细胞中融合蛋白Tem-GFP的表达量可提高约300倍。本研究为构建Temporin-1CEa基因山羊乳腺特异表达载体提供依据。
2012年01期 v.1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1 ] - 唐松元;谷祺;李伟;朱开明;黄兴国;
为摸清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饲养场笼养蓝孔雀组织滴虫等寄生虫病感染情况,笔者对3个饲养场的48只笼养蓝孔雀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发病蓝孔雀的临床症状、死亡病例的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等方法对卵囊进行镜检。结果表明:笼养蓝孔雀为组织滴虫等寄生虫病混合感染,异刺线虫感染强度为++,球虫感染强度为+++,蛔虫感染强度为+,死亡率为8.3%。同时,笔者对笼养蓝孔雀感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制定了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2012年01期 v.1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8 ] - 侯志军;张长生;金辛;
根据哺乳动物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 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氨基酸的保守序列,参考犬的GAPDH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貉的肝脏中扩增出一段长271 bp的序列。对其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犬的GAPDH基因(GenBank序列号:AB028142,AB038240)同源性为100%。本试验成功地克隆了一段貉GAPDH基因,证实了貉亦存在GAPDH基因且高度保守。
2012年01期 v.1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7 ]
- 李锐;廖鹏运;韩燃;肖湘;常争艳;李文平;
蚯蚓纤溶酶是从蚯蚓中分离的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有抗凝溶血栓、抗癌抗肿瘤、抗炎、神经修复等作用,在临床上是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的有效药物。本文对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与药理作用加以概述,为临床蚯蚓溶栓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
2012年01期 v.16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9 ] - 武思齐;殷梦光;徐晓茜;李灿;
本文就大鲵自然生境特点和人工繁殖特征,结合环境温度和光照条件等非生物类环境因子对大鲵摄食、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的影响分析,为大鲵物种保护与人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基础。
2012年01期 v.1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3 ] - 赵云蛟;李丹;栾维民;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脊椎动物基因组中多态性最高的基因座位之一,是动物免疫相关基因。MHC进化机制主要是病原体选择机制,MHC多态性能够反映动物种群生活史的适应性进化和生存能力,MHC基因作为非中性分子标记,在翼手目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
2012年01期 v.16 46-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3 ] - 刘阳;孔繁德;徐淑菲;吴德峰;林立;
副溶血弧菌引发食物中毒的规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已超过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跃居首位。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加强检测,以防止该菌对食品造成的大面积污染,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为此本文全面介绍了副溶血弧菌的各种检测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为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01期 v.16 49-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5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7 ] - 吕喆;于亚洲;胡桂学;赵哲;
西尼罗河病毒病是由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是一种虫媒病毒,可导致西尼罗河热和致死性的西尼罗河脑炎。自发现以来,西尼罗河病毒病曾在世界上多个国家暴发,给畜牧业和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我国目前尚无该病的发生,但是防治技术储备是必要的。本文对西尼罗河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和候选疗法进行综述,为西尼罗河病毒病的防控提供资料。
2012年01期 v.16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