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物学报

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

专家论坛

  • 梅花鹿IGF-1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调控作用

    熊家军;杨菲菲;孙旭阳;熊红玲;

    IGF-1对鹿茸生长有重要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对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RNAi-Ready p SIREN-Retro QZs Green plasmid构建了IGF-1干扰重组载体,转染鹿茸间充质细胞,应用Western-blot、流式细胞术、MTT等方法,研究了IGF-1对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干扰IGF-1表达会抑制鹿茸间充质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2016年04期 v.20 187-19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梅花鹿IGF-1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调控作用

    熊家军;杨菲菲;孙旭阳;熊红玲;

    IGF-1对鹿茸生长有重要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对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RNAi-Ready p SIREN-Retro QZs Green plasmid构建了IGF-1干扰重组载体,转染鹿茸间充质细胞,应用Western-blot、流式细胞术、MTT等方法,研究了IGF-1对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干扰IGF-1表达会抑制鹿茸间充质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2016年04期 v.20 187-19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梅花鹿IGF-1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其对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调控作用

    熊家军;杨菲菲;孙旭阳;熊红玲;

    IGF-1对鹿茸生长有重要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对鹿茸间充质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RNAi-Ready p SIREN-Retro QZs Green plasmid构建了IGF-1干扰重组载体,转染鹿茸间充质细胞,应用Western-blot、流式细胞术、MTT等方法,研究了IGF-1对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干扰IGF-1表达会抑制鹿茸间充质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2016年04期 v.20 187-19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征订启事

  • 《高级动物免疫学》征订启事

    <正>《高级动物免疫学》由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韩文瑜、雷连成教授主编。该书共35章,91.7万字。全书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免疫学专题,主要内容有免疫器官、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的动力学、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自噬、miRNA与免疫、病原体与免疫系统互作等内容;第二部分为临床动物免疫学专题,主要内容有禽类免疫、猪的免疫、反刍动物免疫、鱼类免疫、其他动物的免疫特征、抗肿

    2016年04期 v.20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级动物免疫学》征订启事

    <正>《高级动物免疫学》由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韩文瑜、雷连成教授主编。该书共35章,91.7万字。全书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免疫学专题,主要内容有免疫器官、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的动力学、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自噬、miRNA与免疫、病原体与免疫系统互作等内容;第二部分为临床动物免疫学专题,主要内容有禽类免疫、猪的免疫、反刍动物免疫、鱼类免疫、其他动物的免疫特征、抗肿

    2016年04期 v.20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级动物免疫学》征订启事

    <正>《高级动物免疫学》由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韩文瑜、雷连成教授主编。该书共35章,91.7万字。全书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免疫学专题,主要内容有免疫器官、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的动力学、细胞凋亡与免疫、细胞自噬、miRNA与免疫、病原体与免疫系统互作等内容;第二部分为临床动物免疫学专题,主要内容有禽类免疫、猪的免疫、反刍动物免疫、鱼类免疫、其他动物的免疫特征、抗肿

    2016年04期 v.20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正>《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征集稿件。本刊设有遗传育种、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园艺科学、动物科学、水产科学、食品科学、农业生物工程、药用植物与中药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化学、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实证分析)等栏目,以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等形式集中报道以上学科所开展的基础

    2016年04期 v.20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正>《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征集稿件。本刊设有遗传育种、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园艺科学、动物科学、水产科学、食品科学、农业生物工程、药用植物与中药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化学、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实证分析)等栏目,以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等形式集中报道以上学科所开展的基础

    2016年04期 v.20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正>《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征集稿件。本刊设有遗传育种、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园艺科学、动物科学、水产科学、食品科学、农业生物工程、药用植物与中药学、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化学、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实证分析)等栏目,以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等形式集中报道以上学科所开展的基础

    2016年04期 v.20 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经济动物学报》

    <正>《经济动物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毛皮动物、药用动物、野生动物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动物的组织解剖、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饲料与营养、产品与副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其宗旨主要是反映经济动物学

    2016年04期 v.20 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经济动物学报》

    <正>《经济动物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毛皮动物、药用动物、野生动物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动物的组织解剖、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饲料与营养、产品与副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其宗旨主要是反映经济动物学

    2016年04期 v.20 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经济动物学报》

    <正>《经济动物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毛皮动物、药用动物、野生动物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动物的组织解剖、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饲料与营养、产品与副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其宗旨主要是反映经济动物学

    2016年04期 v.20 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论文

  • 温度对北极红点鲑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刘克明;夏苏东;尤宏争;胡华;李楠;刘义;冯守明;

    为研究温度对北极红点鲑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设置10,13,16,19℃4个温度梯度,选取1龄北极红点鲑(161.7±2.59)g,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体重增长率影响极显著(P<0.01),温度为16℃时体重最大,19℃时体重最小;对摄食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饵料系数影响显著(P<0.05)。16℃时体重增长率和饵料利用率最高,19℃时最低。温度对SOD、MDA、CAT、AKP、ACP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13~16℃非特异性免疫机能能较好的发挥作用,19℃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降低。说明北极红点鲑的适宜养殖温度为16℃左右,最好控制在19℃以下。

    2016年04期 v.20 193-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北极红点鲑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刘克明;夏苏东;尤宏争;胡华;李楠;刘义;冯守明;

    为研究温度对北极红点鲑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设置10,13,16,19℃4个温度梯度,选取1龄北极红点鲑(161.7±2.59)g,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体重增长率影响极显著(P<0.01),温度为16℃时体重最大,19℃时体重最小;对摄食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饵料系数影响显著(P<0.05)。16℃时体重增长率和饵料利用率最高,19℃时最低。温度对SOD、MDA、CAT、AKP、ACP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13~16℃非特异性免疫机能能较好的发挥作用,19℃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降低。说明北极红点鲑的适宜养殖温度为16℃左右,最好控制在19℃以下。

    2016年04期 v.20 193-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北极红点鲑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刘克明;夏苏东;尤宏争;胡华;李楠;刘义;冯守明;

    为研究温度对北极红点鲑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设置10,13,16,19℃4个温度梯度,选取1龄北极红点鲑(161.7±2.59)g,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体重增长率影响极显著(P<0.01),温度为16℃时体重最大,19℃时体重最小;对摄食率影响不显著(P>0.05);对饵料系数影响显著(P<0.05)。16℃时体重增长率和饵料利用率最高,19℃时最低。温度对SOD、MDA、CAT、AKP、ACP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13~16℃非特异性免疫机能能较好的发挥作用,19℃时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降低。说明北极红点鲑的适宜养殖温度为16℃左右,最好控制在19℃以下。

    2016年04期 v.20 193-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圈养林麝仔麝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监测

    陈冬;程建国;蔡永华;付文龙;朱萍;王宇;闫敏;杨光友;

    了解圈养林麝仔麝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仔麝肠道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2014年7―11月,逐月采集四川某林麝养殖场71只1~5月龄的仔麝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麦氏虫卵计数量法和贝尔曼氏法进行检测,观察仔麝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动态。结果表明:1~5月龄仔麝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球虫(Eimeria sp.)32.67%、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p.)24.79%、肺线虫(网尾属Dictyocaulus sp.)25.92%、莫尼茨绦虫(Moniezia sp.)2.54%、鞭虫(毛首属Trichuris sp.)0.56%。说明危害1~5月龄仔麝的主要寄生虫是球虫、类圆线虫和肺线虫。

    2016年04期 v.20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圈养林麝仔麝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监测

    陈冬;程建国;蔡永华;付文龙;朱萍;王宇;闫敏;杨光友;

    了解圈养林麝仔麝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仔麝肠道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2014年7―11月,逐月采集四川某林麝养殖场71只1~5月龄的仔麝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麦氏虫卵计数量法和贝尔曼氏法进行检测,观察仔麝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动态。结果表明:1~5月龄仔麝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球虫(Eimeria sp.)32.67%、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p.)24.79%、肺线虫(网尾属Dictyocaulus sp.)25.92%、莫尼茨绦虫(Moniezia sp.)2.54%、鞭虫(毛首属Trichuris sp.)0.56%。说明危害1~5月龄仔麝的主要寄生虫是球虫、类圆线虫和肺线虫。

    2016年04期 v.20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圈养林麝仔麝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监测

    陈冬;程建国;蔡永华;付文龙;朱萍;王宇;闫敏;杨光友;

    了解圈养林麝仔麝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仔麝肠道寄生虫病防控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2014年7―11月,逐月采集四川某林麝养殖场71只1~5月龄的仔麝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麦氏虫卵计数量法和贝尔曼氏法进行检测,观察仔麝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动态。结果表明:1~5月龄仔麝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球虫(Eimeria sp.)32.67%、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p.)24.79%、肺线虫(网尾属Dictyocaulus sp.)25.92%、莫尼茨绦虫(Moniezia sp.)2.54%、鞭虫(毛首属Trichuris sp.)0.56%。说明危害1~5月龄仔麝的主要寄生虫是球虫、类圆线虫和肺线虫。

    2016年04期 v.20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羊源性成分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徐淑菲;孔繁德;苗丽;林双庆;林振基;

    根据羊cyt B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运用GenieⅡ等温扩增荧光检测系统,以LAMP荧光检测方法为基础,建立了检测羊源性成分的LAMP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比q PCR方法低10倍,达到5.928×10-3μg/μL;反应时间短,最快10 min即可完成反应。

    2016年04期 v.20 200-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羊源性成分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徐淑菲;孔繁德;苗丽;林双庆;林振基;

    根据羊cyt B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运用GenieⅡ等温扩增荧光检测系统,以LAMP荧光检测方法为基础,建立了检测羊源性成分的LAMP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比q PCR方法低10倍,达到5.928×10-3μg/μL;反应时间短,最快10 min即可完成反应。

    2016年04期 v.20 200-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羊源性成分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徐淑菲;孔繁德;苗丽;林双庆;林振基;

    根据羊cyt B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运用GenieⅡ等温扩增荧光检测系统,以LAMP荧光检测方法为基础,建立了检测羊源性成分的LAMP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比q PCR方法低10倍,达到5.928×10-3μg/μL;反应时间短,最快10 min即可完成反应。

    2016年04期 v.20 200-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长白山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资源现状及其分布

    龙章巍;王岩;王庆杰;兰家宇;朴敏娟;朱洪强;

    原麝所产麝香是高端动物香料和珍贵中药材,价格极高,我国长时间都在采取杀麝的方式取香,导致野外原麝数量急剧减少,麝类所有种已由国家的Ⅱ级野生保护动物晋升为Ⅰ级野生保护动物。吉林省原麝资源主要分布于东部长白山区,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的调查,概述了吉林省长白山区原麝资源现状及其分布,分析了原麝资源保护工作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2016年04期 v.20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长白山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资源现状及其分布

    龙章巍;王岩;王庆杰;兰家宇;朴敏娟;朱洪强;

    原麝所产麝香是高端动物香料和珍贵中药材,价格极高,我国长时间都在采取杀麝的方式取香,导致野外原麝数量急剧减少,麝类所有种已由国家的Ⅱ级野生保护动物晋升为Ⅰ级野生保护动物。吉林省原麝资源主要分布于东部长白山区,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的调查,概述了吉林省长白山区原麝资源现状及其分布,分析了原麝资源保护工作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2016年04期 v.20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长白山区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资源现状及其分布

    龙章巍;王岩;王庆杰;兰家宇;朴敏娟;朱洪强;

    原麝所产麝香是高端动物香料和珍贵中药材,价格极高,我国长时间都在采取杀麝的方式取香,导致野外原麝数量急剧减少,麝类所有种已由国家的Ⅱ级野生保护动物晋升为Ⅰ级野生保护动物。吉林省原麝资源主要分布于东部长白山区,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的调查,概述了吉林省长白山区原麝资源现状及其分布,分析了原麝资源保护工作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2016年04期 v.20 207-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研发现状与方向

    张争明;杨静;林伟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滋补保健名品鹿源药材倍受人们青睐,对鹿源药材保健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新产品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文中通过统计已批准的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的各项指标(分类及分布情况;功效成分;保健功能;剂型选择;原料配伍),总结分析了新形势下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研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发方向和应对措施。以期对鹿源药材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16年04期 v.20 212-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研发现状与方向

    张争明;杨静;林伟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滋补保健名品鹿源药材倍受人们青睐,对鹿源药材保健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新产品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文中通过统计已批准的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的各项指标(分类及分布情况;功效成分;保健功能;剂型选择;原料配伍),总结分析了新形势下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研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发方向和应对措施。以期对鹿源药材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16年04期 v.20 212-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研发现状与方向

    张争明;杨静;林伟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滋补保健名品鹿源药材倍受人们青睐,对鹿源药材保健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新产品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文中通过统计已批准的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的各项指标(分类及分布情况;功效成分;保健功能;剂型选择;原料配伍),总结分析了新形势下鹿源药材保健食品研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发方向和应对措施。以期对鹿源药材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16年04期 v.20 212-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沙子岭猪跨膜与卷曲螺旋域2(TMCO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彭馥芝;翁波;冉茂良;董莲花;陈斌;

    利用RACE法克隆沙子岭猪TMCO2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TMCO2基因在沙子岭猪D30时期8个不同组织(睾丸、肌肉、肺、心脏、肾脏、肝脏、脾脏、脂肪)及睾丸组织8个不同发育阶段(E90、D1、D30、D60、D90、D120、D150、D180)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MCO2基因克隆所得片段长740 bp,其中ORF区为546 bp,编码181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沙子岭猪D30时期TMCO2 mRNA在睾丸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脾脏组织,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极低,其中睾丸组织与其他组织表达量差异均为显著(P<0.05);睾丸组织不同发育时期中,TMCO2 mRNA在D180时期表达量达到最高,在D1和D150时期表达量略有下降,其中D180与其他时期的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E90、D1、D30、D60 4个生长发育期时期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首次克隆了沙子岭猪TMCO2基因cDNA全长并检测了其在猪不同组织及睾丸组织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TMCO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2016年04期 v.20 219-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沙子岭猪跨膜与卷曲螺旋域2(TMCO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彭馥芝;翁波;冉茂良;董莲花;陈斌;

    利用RACE法克隆沙子岭猪TMCO2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TMCO2基因在沙子岭猪D30时期8个不同组织(睾丸、肌肉、肺、心脏、肾脏、肝脏、脾脏、脂肪)及睾丸组织8个不同发育阶段(E90、D1、D30、D60、D90、D120、D150、D180)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MCO2基因克隆所得片段长740 bp,其中ORF区为546 bp,编码181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沙子岭猪D30时期TMCO2 mRNA在睾丸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脾脏组织,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极低,其中睾丸组织与其他组织表达量差异均为显著(P<0.05);睾丸组织不同发育时期中,TMCO2 mRNA在D180时期表达量达到最高,在D1和D150时期表达量略有下降,其中D180与其他时期的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E90、D1、D30、D60 4个生长发育期时期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首次克隆了沙子岭猪TMCO2基因cDNA全长并检测了其在猪不同组织及睾丸组织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TMCO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2016年04期 v.20 219-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沙子岭猪跨膜与卷曲螺旋域2(TMCO2)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差异表达分析

    彭馥芝;翁波;冉茂良;董莲花;陈斌;

    利用RACE法克隆沙子岭猪TMCO2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TMCO2基因在沙子岭猪D30时期8个不同组织(睾丸、肌肉、肺、心脏、肾脏、肝脏、脾脏、脂肪)及睾丸组织8个不同发育阶段(E90、D1、D30、D60、D90、D120、D150、D180)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MCO2基因克隆所得片段长740 bp,其中ORF区为546 bp,编码181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沙子岭猪D30时期TMCO2 mRNA在睾丸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脾脏组织,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极低,其中睾丸组织与其他组织表达量差异均为显著(P<0.05);睾丸组织不同发育时期中,TMCO2 mRNA在D180时期表达量达到最高,在D1和D150时期表达量略有下降,其中D180与其他时期的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E90、D1、D30、D60 4个生长发育期时期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首次克隆了沙子岭猪TMCO2基因cDNA全长并检测了其在猪不同组织及睾丸组织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TMCO2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2016年04期 v.20 219-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豆状带绦虫Tp-TSP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林;杨德英;杨光友;

    对Tp-TSP2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成功从豆状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得到Tp-TSP2基因。Tp-TSP2基因编码区长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理论预测值为23.04 ku,等电点为7.33,预测有2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存在4个跨膜区,与多房棘球绦虫TSP2氨基酸相似度为92.23%。在Gen Bank注册,登录号为AFJ24967.1。Tp-TSP2基因的成功克隆和分析为揭示豆状带绦虫TSP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2016年04期 v.20 22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豆状带绦虫Tp-TSP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林;杨德英;杨光友;

    对Tp-TSP2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成功从豆状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得到Tp-TSP2基因。Tp-TSP2基因编码区长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理论预测值为23.04 ku,等电点为7.33,预测有2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存在4个跨膜区,与多房棘球绦虫TSP2氨基酸相似度为92.23%。在Gen Bank注册,登录号为AFJ24967.1。Tp-TSP2基因的成功克隆和分析为揭示豆状带绦虫TSP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2016年04期 v.20 22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豆状带绦虫Tp-TSP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林;杨德英;杨光友;

    对Tp-TSP2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成功从豆状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得到Tp-TSP2基因。Tp-TSP2基因编码区长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理论预测值为23.04 ku,等电点为7.33,预测有2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存在4个跨膜区,与多房棘球绦虫TSP2氨基酸相似度为92.23%。在Gen Bank注册,登录号为AFJ24967.1。Tp-TSP2基因的成功克隆和分析为揭示豆状带绦虫TSP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2016年04期 v.20 227-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献综述

  • 动物亲子鉴定的方法及进展

    张正义;邢秀梅;胡鹏飞;刘松啸;董依萌;张华;鞠贵春;

    综述了亲子鉴定的种类与标记方法,以及对于不同物种之间亲子鉴定常用标记方法,比较传统标记和分子标记的利弊,并对亲子鉴定进行了展望。

    2016年04期 v.20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动物亲子鉴定的方法及进展

    张正义;邢秀梅;胡鹏飞;刘松啸;董依萌;张华;鞠贵春;

    综述了亲子鉴定的种类与标记方法,以及对于不同物种之间亲子鉴定常用标记方法,比较传统标记和分子标记的利弊,并对亲子鉴定进行了展望。

    2016年04期 v.20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动物亲子鉴定的方法及进展

    张正义;邢秀梅;胡鹏飞;刘松啸;董依萌;张华;鞠贵春;

    综述了亲子鉴定的种类与标记方法,以及对于不同物种之间亲子鉴定常用标记方法,比较传统标记和分子标记的利弊,并对亲子鉴定进行了展望。

    2016年04期 v.20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观赏龟的养殖与贸易现状及展望

    周婷;董超;李仕宁;林秀岭;

    观赏龟是一类具有欣赏、投资、收藏和增(减)值作用的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龟种类的互通有无,使观赏龟跨出国门走入寻常百姓家。文中概述了养龟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现今观赏龟类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及当前热门养殖种类、养殖现状、贸易状况,并对未来国内外观赏龟市场、龟业发展趋势和必要配套服务行业进行了展望。

    2016年04期 v.20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观赏龟的养殖与贸易现状及展望

    周婷;董超;李仕宁;林秀岭;

    观赏龟是一类具有欣赏、投资、收藏和增(减)值作用的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龟种类的互通有无,使观赏龟跨出国门走入寻常百姓家。文中概述了养龟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现今观赏龟类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及当前热门养殖种类、养殖现状、贸易状况,并对未来国内外观赏龟市场、龟业发展趋势和必要配套服务行业进行了展望。

    2016年04期 v.20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观赏龟的养殖与贸易现状及展望

    周婷;董超;李仕宁;林秀岭;

    观赏龟是一类具有欣赏、投资、收藏和增(减)值作用的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龟种类的互通有无,使观赏龟跨出国门走入寻常百姓家。文中概述了养龟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现今观赏龟类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及当前热门养殖种类、养殖现状、贸易状况,并对未来国内外观赏龟市场、龟业发展趋势和必要配套服务行业进行了展望。

    2016年04期 v.20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2016年《经济动物学报》总目次

    <正>~~

    2016年04期 v.20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6年《经济动物学报》总目次

    <正>~~

    2016年04期 v.20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6年《经济动物学报》总目次

    <正>~~

    2016年04期 v.20 24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白鼯鼠

    胡罕;

    <正>红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 Milne—Edwards,1870),属啮齿目(Rodentia),鼯鼠科(Petauristidae),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同时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主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分布于缅甸、印度阿萨姆、泰国和中国的浙江、四川、重庆、广西、陕西、云南、贵州、湖北、台湾等地。红白鼯鼠主要栖息在海拔1 000~3000 m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是典型的树栖动物,营巢在高大

    2016年04期 v.20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白鼯鼠

    胡罕;

    <正>红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 Milne—Edwards,1870),属啮齿目(Rodentia),鼯鼠科(Petauristidae),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同时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主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分布于缅甸、印度阿萨姆、泰国和中国的浙江、四川、重庆、广西、陕西、云南、贵州、湖北、台湾等地。红白鼯鼠主要栖息在海拔1 000~3000 m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是典型的树栖动物,营巢在高大

    2016年04期 v.20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红白鼯鼠

    胡罕;

    <正>红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 Milne—Edwards,1870),属啮齿目(Rodentia),鼯鼠科(Petauristidae),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同时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主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分布于缅甸、印度阿萨姆、泰国和中国的浙江、四川、重庆、广西、陕西、云南、贵州、湖北、台湾等地。红白鼯鼠主要栖息在海拔1 000~3000 m的针阔叶混交林中,是典型的树栖动物,营巢在高大

    2016年04期 v.20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