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凯军;郑梦莉;张佩华;张仁富;段洪峰;刘海林;唐恋超;易称;
全价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的制作是奶牛饲养技术的关键,而混合均匀度是全价混合日粮重要的评价指标。本试验通过示踪物小麦不同的添加量水平、不同的搅拌时间、不同的采样点对奶牛的日粮进行混合均匀度和颗粒度测定。结果表明:搅拌机不同搅拌时间8 min、12 min和16 min对奶牛TMR混合均匀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8 min组的整齐度要优于12 min和16 min组,平均的混合均匀度8 min组也要高于12 min和16 min组;1%小麦添加量传送带和料车奶牛TMR的混合均匀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4%小麦添加量组中8 min传送带样本与料车差异显著(P<0.05)。而1%和4%小麦添加量组饲槽TMR的混合均匀度均显著低于搅拌8 min时传送带上TMR的混合均匀度(P<0.05)。本研究首次以小麦为奶牛全价混合日粮的示踪物,为奶牛全价混合日粮混合均匀度检测方法、考察搅拌机的混合性能和确定最佳混合时间提供了依据。
2017年03期 v.21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 ] - 任二军;刘洁;刘进军;韩学良;
水貂阿留申病是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三大疫病之一,目前没有疫苗可以使用,也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通过检测、淘汰来净化貂群。本研究随机采取河北某貂场准备配种后期的水貂血清样品168个,采用碘凝集和对流免疫电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二者的符合率为81.55%。鉴于二者的符合率及检测成本,建议生产中首先用碘凝集对留种貂群进行初筛,再进一步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貂种群进行净化。
2017年03期 v.21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 ] - 李富金;李金波;李秀娟;秦绪伟;
2016年夏季,采集了国内毛皮动物主产区837份毛皮兽母兽、仔兽、免疫仔兽的血样,分离血清,检测其犬瘟热及细小病毒性肠炎抗体。结果表明:断奶后母兽犬瘟热SN抗体均值为91.6,细小病毒性肠炎HI抗体均值(log2)为10.4,抗体水平高,对两种传染病有足够保护,提供了较高的母源抗体;未免疫仔兽犬瘟热反应抗体下降较快,35 d以上仔兽犬瘟热母源抗体不足以保护仔兽,细小病毒性肠炎HI抗体值较好,对仔兽有很好保护效果;健康动物疫苗免疫后抗体上升较快,免疫后15 d,抗体均值都远高于有效保护值,可以保护动物免于发病。
2017年03期 v.21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 ] - 刘松啸;鞠贵春;张爱武;卫功庆;翟晶;陈宁宁;
研究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对梅花鹿仔鹿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日粮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对梅花鹿的影响提供参考。将24头健康的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Ⅰ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60%的日粮,Ⅱ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4.37%的日粮并添加0.3%赖氨酸,Ⅲ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7.60%的日粮并添加0.3%赖氨酸。为了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游离氨基酸,在试验结束时采血。结果表明:Ⅲ组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除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外,梅花鹿仔鹿各组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OB)、尿素氮(BUN)、葡萄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血清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丝氨酸(Ser)、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Ⅱ组含量最低,除亮氨酸(Leu)外Ⅰ组含量最高。结果显示,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除对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有影响外,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7.60%,赖氨酸添加量为0.3%时,Ⅲ组血清中游离氨基酸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苏氨酸(Thr)、脯氨酸(Pro)、蛋氨酸(Met)含量与Ⅰ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本试验范围内日粮蛋白水平为14.37%时,赖氨酸适宜添加量在1.06%~1.36%之间。
2017年03期 v.21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解慧梅;丁小丽;朱杰豪;王昊;王瑞恒;闵宪沛;龙奕帆;
探索豹纹守宫在泰州地区人工饲养与繁殖的最佳温度、湿度和饲喂方式,为当地的豹纹守宫的爱好者提供饲养和繁殖的饲养数据,以减少其经济损失。通过多次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豹纹守宫均表现皮肤正常换色,且逐渐有光泽,未见发病的饲养温度为白天28℃,晚上25℃;饲养湿度为45%;饲喂的方式为蟋蟀、蟑螂和面包虫交替饲喂。豹纹守宫排卵期温度为28~30℃,湿度为40%~50%,每条豹纹守宫每个月均产蛋2枚,重量为1.5~3.5 g。孵化温度为27~28℃时,孵化时间长,孵出的雌性多雄性少,孵化温度为30~31℃时,孵化时间短,孵出的雄性多雌性少。
2017年03期 v.21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郭晓琳;苏凤艳;胡薇;王艳梅;
为探究梅花鹿骨粉的营养成分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对梅花鹿骨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常量及微量元素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梅花鹿骨粉抗骨质疏松活性进行了试验。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梅花鹿骨粉高剂量组(600 mg/kg)、中剂量组(300 mg/kg)、低剂量组(150 mg/kg)。采用切除双侧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各组从造模4周后,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90 d。各组大鼠处死前1天,分别用代谢笼收集24 h尿液标本,末次给药后1 h断头处死。检测骨密度、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尿磷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梅花鹿骨粉中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0.69%;脂肪酸成分共检出9种,其中包括6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检出总量的48.78%;在常量和微量元素中,Ca和P的比值为2.3∶1,同时富含Fe和Zn。梅花鹿骨粉3个剂量组大鼠血中钙浓度明显升高,血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梅花鹿骨粉300 mg/kg剂量组和600 mg/kg剂量组中血磷浓度明显降低,而150 mg/kg剂量组无显著差异。梅花鹿骨粉300 mg/kg剂量组和600 mg/kg剂量组中尿钙/尿肌酐比值明显降低,骨密度明显升高,150 mg/kg剂量组无显著差异;3个剂量组大鼠尿中磷浓度都明显降低。结果显示,梅花鹿骨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017年03期 v.21 150-15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 ] - 高宇;刘鉴毅;张婷婷;王思凯;
在珍稀濒危动物增殖放流到野外自然环境过程中,人工养殖种群放流前能否进行合适而有效的野化训练是其在自然环境中野外存活的关键,同时也是一项增殖放流能否产生预期效果的亟待开展实践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以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为例,对养殖中国大鲵在增殖放流前野化训练的技术框架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包括两方面:(1)食性和食物类型的野化实际上是一个反向驯化转变过程;(2)环境因子(包括流水、温度和光周期等)的野化选择上,参照大鲵的野外栖息地环境进行仿生态,构建清澈溪流石隙间的流水湿地环境,以及野外自然环境的温度调节和光周期。野化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3项指标:(1)可反映自然繁殖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精子卵子质量;(2)反映环境承载力和养殖密度适宜性的受伤比例;(3)反映野外持续生存能力的病死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养殖大鲵野化训练的个体筛选标准需与其增殖放流的模式和效果追踪联系起来,并通过大鲵冬眠与否的野化训练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分析,探讨养殖大鲵野化训练后尽快适应野外自然环境的建议与对策。通过归纳总结养殖大鲵野化训练研究的技术框架,指明了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以便进一步通过长期的案例研究进行验证和优化。
2017年03期 v.21 155-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 ]
- 张正义;邢秀梅;胡鹏飞;刘松啸;董依萌;鞠贵春;
文中对微卫星标记对猪、马、牛、羊、鹿等动物进行多态性扩增,分析出各物种间遗传多样性水平的丰富程度进行了综述,并对应用该技术进行有效的人工保护育种,保护濒危群体,丰富物种遗传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稳定进行了讨论。
2017年03期 v.21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 邵贞;姜南;
我国野生动物物证鉴定机构及鉴定种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总量不大、研究得不够深入,还存在着鉴定机构设置不统一、鉴定种类实际覆盖范围较窄的问题。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的野生动物物证鉴定机构体系直接为案件侦办服务,同时吸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较强的野生动物鉴定机构,形成职权鉴定机构和社会鉴定机构并存的网络体系,同时要借鉴国外做法,继续拓宽鉴定门类。
2017年03期 v.21 169-173+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 ] - 朱开明;田秀华;伍南;
果子狸是典型的经济资源动物,曾经被认为是非典的元凶,遭到全面封杀,全国的果子狸养殖场被迫关闭,但由于果子狸特殊的营养和风味,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较好,价格稳定,特别是国家林业局颁布54种可以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名单后,果子狸的价格稳步上升,市场供不应求,但由于受非典以及种源、饲料、抗生素的使用等的影响,果子狸的养殖产业一直发展较慢。文中结合果子狸的养殖历史、现状以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果子狸的市场前景,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2017年03期 v.21 174-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张亮;包海鹰;
中药饲料添加剂作为"无抗养殖"的重要替代物,其发展逐渐被世界关注和认可。文中对中药饲料添加剂的起源及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对中药饲料添加剂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2017年03期 v.21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 ] - 姜莹莹;马忠其;滕丽微;刘振生;
岩羊(Pseudois nayaur)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岩羊的种群特性和生态特性对于维持高山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就国内岩羊的研究资料对岩羊的生态学与种群特性进行了综述。
2017年03期 v.21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