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物学报

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

专家论坛

  • 结核病疫苗及其在动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姜秀云;方诗文;姚宇;吴水银;

    结核病作为人兽共患传染病,近年全球每年感染人数近千万,死亡140余万,同时,给动物养殖业造成损失达30亿美元。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但传统的卡介苗人用效果不理想,动物应用又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亟待研制更有效、更适宜的结核病疫苗,以应对结核病的威胁。文中对近年来结核病新型疫苗及其在动物应用中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2022年01期 v.26 1-1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研究论文

  • 黄芩苷对H6N6禽流感感染小鼠肺损伤的影响

    王建俊;李卫鹏;姚红艳;钱林;欧德渊;

    为探究黄芩苷对H6N6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损伤的影响,选取108只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阳性组、西药组和低、中、高剂量黄芩苷组)。攻毒3 d后用不同剂量黄芩苷连续治疗9 d,各组在第3,6,9天时随机选6只小鼠,取其肺脏进行病理观察及HE染色制作切片,检测肺组织病毒含量及小鼠血清中IL-1、TNF-α、IFN-γ和5-HT含量。结果表明:攻毒3 d后,相比对照组,其余各组小鼠肺脏出现病理损伤;治疗3 d时,相比阳性组,高剂量黄芩苷组小鼠肺脏指数、病理评分和病毒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6 d时,相比阳性组,低、中、高剂量黄芩苷组小鼠血清中IL-1、TNF-α、5-HT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中、高剂量黄芩苷组IFN-γ均极显著升高(P<0.01);相比西药组,高剂量黄芩苷组小鼠肺脏指数、病理评分、病毒含量及血清中IL-2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黄芩苷通过降低病毒在肺脏中的复制,调节血清中炎性因子(IL-1、TNF-α、IFN-γ和5-HT)含量,减轻H6N6禽流感患鼠肺的损伤。

    2022年01期 v.26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林麝粪便孕酮提取方法的改进

    唐婕;杨静;索丽娟;魏浩;刘欣;王娟娟;严兴荣;王艳;

    粪便孕酮水平是预测哺乳动物妊娠的重要激素之一,为了真实反映林麝粪便孕酮水平,提高妊娠检测的准确率,以林麝粪便为研究对象,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抽提,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振荡可显著提高孕酮的溶解效率(P<0.05);平皿蒸干速度快,但孕酮损耗大(P<0.05);1 mL甲醇溶解粪便提取物后,再用0.1 mL甲醇溶解可显著减少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杂带,但不影响其检测效率(P>0.05)。结果证明,改进后的方法可提高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效率,为后续林麝和其他动物的孕酮检测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26 19-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亚洲穿山甲实时荧光PCR鉴定方法的研究

    邵建宏;蒋晓霞;徐博文;严展翘;孔凡德;苗丽;陈轩;罗宝正;

    受利益驱使,人类长期大量捕杀穿山甲并走私至中国用作食材和药材,导致穿山甲的数量急剧下降,仅存的4种亚洲穿山甲均被列为极危或濒危野生动物。为切实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有效打击走私犯罪活动,本研究基于8种现存穿山甲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设计一组通用型引物、探针,建立亚洲穿山甲的鉴定方法;使用荧光PCR法对现有亚洲穿山甲样本及相关比对样本进行DNA扩增,从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和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鉴定方法能够准确识别亚洲穿山甲源性成分。

    2022年01期 v.26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来穿山甲的脾脏组织结构研究

    伍智;刘进辉;苏建明;刘天龙;姜卫星;李立;

    对马来穿山甲脾脏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以期为穿山甲的救护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取野生马来穿山甲的脾脏,进行常规石蜡组织制片,H-E染色后进行显微观察与摄影,研究其组织结构及特征。结果表明:马来穿山甲的脾脏由被膜、白髓、红髓和边缘区构成,其被膜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间皮,内层为丰富的平滑肌和少量的致密结缔组织;被膜下有发达的带状血窦,实质中脾小梁和红髓发达,白髓不发达。

    2022年01期 v.2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020年夏季昌黎县貉细小病毒病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许玲涵;赵远;刘志强;王殿永;李金波;李富金;

    通过入户调查及抽检免疫貉血样检测细小病毒血凝-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了解昌黎县养殖场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情况及不同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以便指导貉细小病毒病防控及养殖生产。结果表明:7月份调查的昌黎县貉养殖户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免疫率达100%,抗体均值为2~(7.03),合格率为89.5%;不同公司的疫苗效果为A公司最好,B公司次之,D公司稍差,C公司活疫苗效果最差;不同类型疫苗统计结果为灭活疫苗效果好于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统计结果为多次免疫好于单次免疫。

    2022年01期 v.2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7种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及其在山羊瘤胃液降解特性的研究

    戚竞文;甄玉国;秦贵信;张学峰;孙喆;王涛;

    研究7种粗饲料(玉米秸秆、玉米青贮、甜菜颗粒、麦秸、大豆皮、燕麦草和苜蓿青贮)的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及其在山羊瘤胃液的降解特性,为粗饲料在山羊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只12月龄,体质量相近[(50±2.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ANKOM DAISYⅡ技术进行饲料的体外瘤胃降解。然后分别测定样品的干物质(DM)、中性洗低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及瘤胃发酵参数(NH_3-N、VFA)。结果表明:7种粗饲料原料中苜蓿青贮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粗饲料(P<0.05);麦秸的粗灰分(ASH)含量最高(P<0.05);玉米秸秆的ADF和NDF含量最高(P<0.05)。DM有效降解率大小顺序依次为玉米青贮>苜蓿青贮>甜菜颗粒>燕麦草>大豆皮>麦秸>玉米秸秆;NDF有效降解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苜蓿青贮>甜菜颗粒>玉米青贮>燕麦草>大豆皮>麦秸>玉米秸秆;ADF有效降解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苜蓿青贮>甜菜颗粒>玉米青贮>燕麦草>大豆皮>麦秸>玉米秸秆。48 h玉米秸秆的NH_3-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粗饲料(P<0.05),48 h玉米青贮、甜菜颗粒和苜蓿青贮NH_3-N含量显著低于其余粗饲料(P<0.05),但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青贮TVFA含量显著高于其余粗饲料(P<0.05),其次为甜菜颗粒和燕麦草。说明7种粗饲料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特性均存在差异,其中,玉米青贮、苜蓿青贮和甜菜颗粒的可利用价值较高,大豆皮和燕麦草的可利用价值居中,麦秸和玉米秸秆的可利用价值低。

    2022年01期 v.26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豆球蛋白对洛氏鱥肝胰脏酶活性及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朱瑞;李良;李民;于哲;王洪鹤;全亚男;吴莉芳;

    以初始体质量为(4.62±0.02) g/尾的洛氏鱥为研究对象,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蛋白源,鱼油和玉米油为脂肪源,大豆球蛋白(Glycinin)添加量为0.0(ck组)、1.0%(1%组)、2.0%(2%组)、4.0%(4%组)和8.0%(8%组),分别配制成5种等氮(36.0%)、等脂肪(8.0%)的试验饲料。8周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试剂盒测定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核因子E2相关因子、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血红素加氧酶1、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8%组洛氏鱥肝胰脏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和8%组洛氏鱥肝胰脏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和8%组洛氏鱥肝胰脏中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和8%组洛氏鱥肝胰脏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血红素加氧酶1、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洛氏鱥配合饲料中,Glycinin的添加量不能≥4.0%。

    2022年01期 v.26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乌鳢致病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分析

    赵林辉;田佳鑫;孔祎頔;李莹;康元环;单晓枫;王桂芹;

    为鉴定南方某水产养殖基地因肠道肠炎及腹水致死乌鳢的致病菌,从患病乌鳢组织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鉴定该病菌有较强的致病性,能致乌鳢、小鼠及斑马鱼患病死亡,进行形态学、理化特性分析,初步判定该菌隶属于气单胞菌属。进一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DNA和管家基因序列测序,系统发育树分析,并对该菌的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6S rDNA及管家基因系统发育树上,该菌与嗜水气单胞菌聚类,且同源性高达99.1%。毒力基因检测出该W12菌株含有黏附素(aha)、丝氨酸蛋白酶(Ser)、脂肪酶(Lip)、细胞毒性肠毒素(act)、气溶素(aer)、核酸酶(exu)及密度感应系统调控基因(LuxS)7种毒力因子。细菌载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血液中亦能检测到细菌,表明该株A.hydrophia能导致菌血症,致病力较强;同时在肝脏和肾脏中细菌载量最高,其可能是细菌的主要攻击器官。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噻吩、呋喃妥因、诺氟沙星、氨苄西林、多西环素及青霉素8种药物高度敏感。毒力基因以及脏器细菌载量试验为后续药物治疗提供有效靶点,药敏试验为生产应用中的快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01期 v.26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文献综述

  • 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

    于得静;张添琪;孟凡茹;胡桂学;王茜;

    佐剂通过调节、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而提高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免疫效力。研究开发低毒、高效的免疫佐剂,对疫苗特别是新型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近年来一些常规佐剂和新型佐剂进行简要综述,为免疫佐剂研制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01期 v.2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2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细菌耐药适应性研究进展

    徐钰轩;徐冠艺;王丽霞;张海朋;马红霞;孔令聪;

    细菌耐药适应性现象在耐药细菌中普遍存在,其指细菌为了在高于自身耐药水平的抗生素压力下能够继续生存与繁殖而对自身代谢进行调节,以适应抗生素压力环境。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对细菌耐药适应性的改变可直接影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其主要通路中相关基因具有潜在药物靶点的研究价值。文中对耐药适应性、耐药适应性机制及适应性代价与补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基于耐药适应性靶点的新型耐药抑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26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c9,t11-CL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牛奶中含量的影响因素

    白鸽;张雅;秦贵信;甄玉国;孙喆;张学峰;王涛;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提高牛奶的营养价值发挥着重要作用。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作为CLA的主要异构体,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中综述了c9,t11-CLA的生物学功能、来源及合成机制和影响牛奶中c9,t11-CLA含量的因素,旨在为提高牛奶中c9,t11-CLA含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2年01期 v.2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学术名家

  • 姜秀云教授

    <正>姜秀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教育厅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中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经济动物学报》编委。姜秀云教授长期从事病原微生物的分子免疫与诊断研究,主要围绕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结核病、副结核病及猪囊虫病等人兽共患病的诊断及疫苗研究工作。开展了牛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牛结核病皮内变态反应、ELISA及IFN-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牛结核病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及重组腺病毒疫苗的研究;副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在副结核病ELIS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和DNA疫苗研究,以及鸟分枝杆菌感染牛巨噬细胞的全转录组及小分子非编码RNA的调控机制研究;制定了副结核诊断技术农业行业标准和猪囊尾蚴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

    2022年01期 v.26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用动物养殖实验室

    <正>药用动物养殖实验室依托吉林农业大学药用动物专业而建。实验室在梅花鹿、乌骨鸡、林蛙、林麝、黑熊等饲养、繁育、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解决了生产中许多关键问题,使梅花鹿等药用动物生产成为动物药生产的典范,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2005年,卫功庆教授牵头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申报成立了“药用动物养殖”二级实验室,2018年继续申报并获批。1实验室成员实验室现有核心成员8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其中1人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和第十六届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得者,并入选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三层次。2实验室规模实验室设经济动物营养与化学分析实验室、梅花鹿肠道微生物调控研究室、林蛙研究室、蛇类研究室、经济动物产品研究室和大型仪器室等。总面积610 m~2,仪器设备总值471万元,校内外教研基地12个。

    2022年01期 v.26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