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孙永峰,男,197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吉林省第十五批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二层次人才,吉林省人才3.0分类定级C类人才,吉林省择优资助留学回国科研人员,长春新时代青年先锋,现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理事,全国草食动物健康生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吉林省农技协常务理事,吉林省科技强牧联盟水禽科技分联盟理事长。
2023年03期 v.27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孙永峰,男,197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吉林省第十五批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第七批拔尖创新二层次人才,吉林省人才3.0分类定级C类人才,吉林省择优资助留学回国科研人员,长春新时代青年先锋,现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理事,全国草食动物健康生产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吉林省农技协常务理事,吉林省科技强牧联盟水禽科技分联盟理事长。
2023年03期 v.27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钊;吴旻;臧晓;赵天成;孙智禹;尹剑;刘忠军;
为研究不同蛋白源饲粮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碳氮平衡的影响,选取日龄(60±5) d、健康的雄性乌苏里貉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以玉米加工副产品(A组)、豆粕(B组)、鱼粉(C组)为主要蛋白源和3种蛋白混合(D组)的饲粮,预饲期5 d,正饲期25 d。用105℃烘干法测定干物质含量;灼烧法测定粗灰分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索氏浸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重铬酸钾—浓硫酸法测定粪碳和尿碳含量;气象色谱仪测定呼出气体碳含量。试验结果表明:D组乌苏里貉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C组有机物、蛋白质、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A和B组(P<0.05),C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A,B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碳沉积显著低于A,B和D组(P<0.05),C,D组氮沉积显著高于A,B组(P<0.05)。综上可知,玉米加工副产品、豆粕、鱼粉混合蛋白源饲粮有助于提高乌苏里貉平均日增重,鱼粉组明显提高其营养物质消化率,混合蛋白源饲粮明显降低碳沉积,但其氮沉积高。
2023年03期 v.27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钊;吴旻;臧晓;赵天成;孙智禹;尹剑;刘忠军;
为研究不同蛋白源饲粮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碳氮平衡的影响,选取日龄(60±5) d、健康的雄性乌苏里貉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饲喂以玉米加工副产品(A组)、豆粕(B组)、鱼粉(C组)为主要蛋白源和3种蛋白混合(D组)的饲粮,预饲期5 d,正饲期25 d。用105℃烘干法测定干物质含量;灼烧法测定粗灰分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含量;索氏浸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重铬酸钾—浓硫酸法测定粪碳和尿碳含量;气象色谱仪测定呼出气体碳含量。试验结果表明:D组乌苏里貉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C组有机物、蛋白质、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A和B组(P<0.05),C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A,B组(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碳沉积显著低于A,B和D组(P<0.05),C,D组氮沉积显著高于A,B组(P<0.05)。综上可知,玉米加工副产品、豆粕、鱼粉混合蛋白源饲粮有助于提高乌苏里貉平均日增重,鱼粉组明显提高其营养物质消化率,混合蛋白源饲粮明显降低碳沉积,但其氮沉积高。
2023年03期 v.27 16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宁;符华林;张凯;文斌;余志菊;李东波;徐昌文;傅祥超;刘汉中;
为研究柴芪复方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选用(35±3)日龄,体重(1 000±100) g的健康川白獭兔1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獭兔。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柴芪复方,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测定獭兔腹泻率、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增加,料重比降低,其中中、高剂量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腹泻率和死亡率降低,其中中、高剂量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死亡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中剂量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柴芪复方能提高断奶獭兔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且日粮中添加2%柴芪复方的效果最好。
2023年03期 v.27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宁;符华林;张凯;文斌;余志菊;李东波;徐昌文;傅祥超;刘汉中;
为研究柴芪复方对断奶獭兔生长性能、腹泻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选用(35±3)日龄,体重(1 000±100) g的健康川白獭兔1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獭兔。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中、高剂量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2.0%柴芪复方,预试期7 d,正试期30 d,测定獭兔腹泻率、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增加,料重比降低,其中中、高剂量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组腹泻率和死亡率降低,其中中、高剂量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死亡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中剂量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柴芪复方能提高断奶獭兔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和死亡率,且日粮中添加2%柴芪复方的效果最好。
2023年03期 v.27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妍罕;张霞;曾茂芹;张黔东;王微;袁阳;杨颖;程振涛;文明;
为探索林下生态养殖的发病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分别采集林下生态养殖的健康鸡和发病鸡各6只回肠肠道样本,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共获得828 274条有效序列,归类于9 560个OTUs,包含33门810个属。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在健康鸡内所占比例最大(60.02%),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在发病鸡所占比例最大(45.96%)。在属水平上,发病鸡的优势菌属有大肠—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20.11%)、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7.22%)、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a(3.09%);健康鸡的优势菌属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18.72%)、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16.54%)、拟杆菌属Bacteroides(5.28%),共有10个差异物种。Alpha多样性指数中,健康鸡的Chao1指数、香农(Shannon)指数、辛普森指数(Simpson)均显著高于发病鸡(P<0.05)。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结果表明,2组鸡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PICRUSt分析结果显示,健康鸡和发病鸡的代谢通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发病鸡的消化系统以及运输和分解代谢功能丰度高于健康鸡。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林下生态养殖鸡的肠道菌群特征,为研发用于林下生态养殖的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2023年03期 v.27 175-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1K] [下载次数:1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妍罕;张霞;曾茂芹;张黔东;王微;袁阳;杨颖;程振涛;文明;
为探索林下生态养殖的发病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分别采集林下生态养殖的健康鸡和发病鸡各6只回肠肠道样本,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共获得828 274条有效序列,归类于9 560个OTUs,包含33门810个属。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在健康鸡内所占比例最大(60.02%),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在发病鸡所占比例最大(45.96%)。在属水平上,发病鸡的优势菌属有大肠—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20.11%)、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7.22%)、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a(3.09%);健康鸡的优势菌属有梭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18.72%)、罗姆布茨菌Romboutsia(16.54%)、拟杆菌属Bacteroides(5.28%),共有10个差异物种。Alpha多样性指数中,健康鸡的Chao1指数、香农(Shannon)指数、辛普森指数(Simpson)均显著高于发病鸡(P<0.05)。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结果表明,2组鸡菌群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PICRUSt分析结果显示,健康鸡和发病鸡的代谢通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发病鸡的消化系统以及运输和分解代谢功能丰度高于健康鸡。本研究结果初步揭示林下生态养殖鸡的肠道菌群特征,为研发用于林下生态养殖的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2023年03期 v.27 175-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1K] [下载次数:1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淑菲;曾韵颖;朱黄鑫;刘启霖;方成俊;孔凡德;蔡绍鑫;林双庆;
根据罗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TiLV)编码RNA聚合酶片段1和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编码衣壳蛋白的基因片段,设计2组特异性引物,建立同时检测TiLV和NNV的双重RTPCR(duplex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RT-PCR)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dRT-PCR方法的25μL优化反应体系为2×One-Step Reaction Solution B 12.5μL,One-Step Enzyme Mix 1μL,NNV F (20μmol/L) 0.5μL,NNV R (20μmol/L) 0.5μL,TiLV F (20μmol/L) 0.5μL,TiLV R (20μmol/L) 0.5μL,模板1为0.5μL,模板2为0.5μL,补充RNase-free water至总体积25μL。优化反应条件为50℃30 min,94℃2 min;94℃30 s,56℃30 s,72℃1 min,30个循环;72℃延伸5 min。灵敏度均为1×10-5 ng/μL,特异性好。该方法可同时检测罗非鱼2种常见病毒TiLV和NNV,也可单独检测TiLV或NNV,为TiLV、NNV的监测和预防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03期 v.27 18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淑菲;曾韵颖;朱黄鑫;刘启霖;方成俊;孔凡德;蔡绍鑫;林双庆;
根据罗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TiLV)编码RNA聚合酶片段1和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编码衣壳蛋白的基因片段,设计2组特异性引物,建立同时检测TiLV和NNV的双重RTPCR(duplex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RT-PCR)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dRT-PCR方法的25μL优化反应体系为2×One-Step Reaction Solution B 12.5μL,One-Step Enzyme Mix 1μL,NNV F (20μmol/L) 0.5μL,NNV R (20μmol/L) 0.5μL,TiLV F (20μmol/L) 0.5μL,TiLV R (20μmol/L) 0.5μL,模板1为0.5μL,模板2为0.5μL,补充RNase-free water至总体积25μL。优化反应条件为50℃30 min,94℃2 min;94℃30 s,56℃30 s,72℃1 min,30个循环;72℃延伸5 min。灵敏度均为1×10-5 ng/μL,特异性好。该方法可同时检测罗非鱼2种常见病毒TiLV和NNV,也可单独检测TiLV或NNV,为TiLV、NNV的监测和预防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03期 v.27 18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芮含;韩永林;石彧萌;孙安琪;汤正旭;胡静涛;
为探究猪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防治效果,以仔猪肠道内容物中筛选到的猪源植物乳杆菌LP13为研究对象,将LP13与猪肠上皮细胞(IPEC-J2cell)分别按照细菌数与细胞数比值(感染复数MOI)为10和100进行体外共培养1 h。通过CCK-8检测LP13对IPEC-J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LP13对IPEC-J2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荧光显微镜和平板计数法评价CFSE标记的LP13对IPEC-J2的黏附效果,并确定LP13与IPEC-J2共培养的最佳比例。添加与LP13相同CFU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通过排斥抑制、置换抑制和竞争抑制试验,进一步明确植物乳杆菌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LP13对IPEC-J2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无显著影响;且在MOI为100时,其对细胞的黏附率更高;在排斥抑制(既预先将LP13于IPEC-J2共培养)时,LP13针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对IPEC-J2的黏附和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试验为植物乳杆菌调节猪肠上皮细胞,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奠定基础。
2023年03期 v.27 18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芮含;韩永林;石彧萌;孙安琪;汤正旭;胡静涛;
为探究猪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防治效果,以仔猪肠道内容物中筛选到的猪源植物乳杆菌LP13为研究对象,将LP13与猪肠上皮细胞(IPEC-J2cell)分别按照细菌数与细胞数比值(感染复数MOI)为10和100进行体外共培养1 h。通过CCK-8检测LP13对IPEC-J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LP13对IPEC-J2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荧光显微镜和平板计数法评价CFSE标记的LP13对IPEC-J2的黏附效果,并确定LP13与IPEC-J2共培养的最佳比例。添加与LP13相同CFU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通过排斥抑制、置换抑制和竞争抑制试验,进一步明确植物乳杆菌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LP13对IPEC-J2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无显著影响;且在MOI为100时,其对细胞的黏附率更高;在排斥抑制(既预先将LP13于IPEC-J2共培养)时,LP13针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对IPEC-J2的黏附和侵袭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试验为植物乳杆菌调节猪肠上皮细胞,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奠定基础。
2023年03期 v.27 18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蒋山翊;周碧君;文明;王开功;
为筛选出能有效预防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将1日龄雏鸡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至12日龄,选取无球虫卵囊且体重相近的60只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攻虫组(感染不用药组)、中药方剂1组、中药方剂2组、中药方剂3组和莫能菌素组,每组10只。12日龄开始给药,3个方剂组均按照饲料质量的2%拌料饲喂,莫能菌素组按100 mg/kg饲料添加,均饲喂至422日龄。14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经口灌服4×10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在第14日龄和22日龄分别称重,统计各组平均增重;在攻虫的第4,5,6,7,8 d,检查粪便进行血便记分;22日龄,剖杀后取盲肠内容物,统计卵囊数并进行盲肠病变记分,最后计算抗球虫指数(ACI)和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表明:各给药组的平均终末重均显著高于攻虫组(P<0.05),且平均增重均高于攻虫组,中药方剂1组、中药方剂2组和莫能菌素组血便记分均显著低于攻虫组(P<0.05);3个中药方剂组的盲肠卵囊OPG值(每克盲肠内容物中的卵囊数)和盲肠病变记分均显著低于攻虫组(P<0.05);抗球虫指数结果显示,中药方剂1组预防效果和莫能菌素组相当。攻虫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与攻虫组间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方剂1组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效果明显,与莫能菌素组效果相当。
2023年03期 v.27 196-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蒋山翊;周碧君;文明;王开功;
为筛选出能有效预防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将1日龄雏鸡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至12日龄,选取无球虫卵囊且体重相近的60只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攻虫组(感染不用药组)、中药方剂1组、中药方剂2组、中药方剂3组和莫能菌素组,每组10只。12日龄开始给药,3个方剂组均按照饲料质量的2%拌料饲喂,莫能菌素组按100 mg/kg饲料添加,均饲喂至422日龄。14日龄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经口灌服4×10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在第14日龄和22日龄分别称重,统计各组平均增重;在攻虫的第4,5,6,7,8 d,检查粪便进行血便记分;22日龄,剖杀后取盲肠内容物,统计卵囊数并进行盲肠病变记分,最后计算抗球虫指数(ACI)和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表明:各给药组的平均终末重均显著高于攻虫组(P<0.05),且平均增重均高于攻虫组,中药方剂1组、中药方剂2组和莫能菌素组血便记分均显著低于攻虫组(P<0.05);3个中药方剂组的盲肠卵囊OPG值(每克盲肠内容物中的卵囊数)和盲肠病变记分均显著低于攻虫组(P<0.05);抗球虫指数结果显示,中药方剂1组预防效果和莫能菌素组相当。攻虫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与攻虫组间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方剂1组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效果明显,与莫能菌素组效果相当。
2023年03期 v.27 196-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简;张园园;郭丽君;薛冰;蔡亚南;赵权;
五倍子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为探究其对乌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治疗效果及对卵囊孢子化的作用。将120只14日龄乌鸡随机平均分为6组,分别是水煎五倍子组(A组)、超声水提五倍子组(B组)、复方中药组(C组)、西药组(D组)、空白对照组(E组)及感染未治疗组(F组)。除E组外,其他雏鸡均经口感染5×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第2~8天,A~D组每天均灌服100μL对应药物,E和F组灌服100μL蒸馏水。感染第9天称重、取盲肠。统计每组雏鸡相对增重率、存活率、卵囊值、病变值,计算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l index, ACI)。为探究五倍子对球虫孢子化过程是否有抑制作用,设水煎五倍子组(a组)、超声水提五倍子组(b组)、复方中药组(c组)、西药组(d组)、2.5%重铬酸钾组(e组)5组,各3个重复。每组各取1×104个卵囊,加入对应药物。置于28℃水浴锅中孵育,在不同时间镜检。结果显示:E组末体重显著高于F组(P<0.05),B,C,D,E组平均增重率均显著高于F组(P<0.05);F组盲肠卵囊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药物组病变均较轻,A和B组ACI分别为163.05和169.86。孢子化率试验结果显示:24 h时e组孢子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至72 h e组孢子化率仍显著高于a和b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五倍子水提物对乌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有中等疗效,且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过程有抑制作用。
2023年03期 v.27 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简;张园园;郭丽君;薛冰;蔡亚南;赵权;
五倍子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为探究其对乌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治疗效果及对卵囊孢子化的作用。将120只14日龄乌鸡随机平均分为6组,分别是水煎五倍子组(A组)、超声水提五倍子组(B组)、复方中药组(C组)、西药组(D组)、空白对照组(E组)及感染未治疗组(F组)。除E组外,其他雏鸡均经口感染5×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第2~8天,A~D组每天均灌服100μL对应药物,E和F组灌服100μL蒸馏水。感染第9天称重、取盲肠。统计每组雏鸡相对增重率、存活率、卵囊值、病变值,计算抗球虫指数(Anticoccidial index, ACI)。为探究五倍子对球虫孢子化过程是否有抑制作用,设水煎五倍子组(a组)、超声水提五倍子组(b组)、复方中药组(c组)、西药组(d组)、2.5%重铬酸钾组(e组)5组,各3个重复。每组各取1×104个卵囊,加入对应药物。置于28℃水浴锅中孵育,在不同时间镜检。结果显示:E组末体重显著高于F组(P<0.05),B,C,D,E组平均增重率均显著高于F组(P<0.05);F组盲肠卵囊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药物组病变均较轻,A和B组ACI分别为163.05和169.86。孢子化率试验结果显示:24 h时e组孢子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至72 h e组孢子化率仍显著高于a和b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五倍子水提物对乌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有中等疗效,且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过程有抑制作用。
2023年03期 v.27 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0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仲成坤;郭晶;马馨;吕文发;
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质量是衡量雌性动物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含有丰富的脂质,由于发育过程中代谢方式的不断变化,卵母细胞与早期胚胎中的脂质通过β-氧化等方式不断动员,为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能量和膜的主要成分。L-肉碱作为β-氧化过程中的关键代谢物,已被证实对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中对L-肉碱调节动员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脂质储存的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L-肉碱作为卵母细胞和胚胎培养液营养补充剂的潜力和可行性,为L-肉碱在雌性生殖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2023年03期 v.27 20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仲成坤;郭晶;马馨;吕文发;
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的质量是衡量雌性动物繁殖能力的重要指标。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含有丰富的脂质,由于发育过程中代谢方式的不断变化,卵母细胞与早期胚胎中的脂质通过β-氧化等方式不断动员,为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能量和膜的主要成分。L-肉碱作为β-氧化过程中的关键代谢物,已被证实对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中对L-肉碱调节动员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脂质储存的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L-肉碱作为卵母细胞和胚胎培养液营养补充剂的潜力和可行性,为L-肉碱在雌性生殖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2023年03期 v.27 208-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宇尧;靳荣帅;赵博昊;陈阳;吴信生;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一项较为热门的胚胎生物工程技术,也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充分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动物遗传育种的效率。中国是养兔大国,家兔的饲养量及兔肉、兔皮的生产量及贸易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试验兔产量也越来越大,经济价值和科技附加值越来越高。不同动物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不同,兔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从兔卵母细胞采集方法、卵丘细胞层数、成熟培养液、培养条件这4个因素对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进行总结,以期为提高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效率及质量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7 214-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宇尧;靳荣帅;赵博昊;陈阳;吴信生;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一项较为热门的胚胎生物工程技术,也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充分利用该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动物遗传育种的效率。中国是养兔大国,家兔的饲养量及兔肉、兔皮的生产量及贸易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试验兔产量也越来越大,经济价值和科技附加值越来越高。不同动物的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不同,兔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从兔卵母细胞采集方法、卵丘细胞层数、成熟培养液、培养条件这4个因素对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进行总结,以期为提高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效率及质量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7 214-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淋淋;谭紫凝;马红霞;王一鸣;向华;
细菌依赖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TCS)的转导机制来感知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并产生适应性反应,从而应对不利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达到增殖和入侵宿主的目的。TCS还可调控细菌毒力因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表达。与传统抗生素以特定蛋白为靶点不同,TCS抑制剂主要靶向组氨酸蛋白激酶或反应调节蛋白,因此,研究TCS的作用机制可为降低细菌耐药性和毒力、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文中综述了TCS的作用机制、TCS对细菌毒力和耐药性的调控,以及近年来TCS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病原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7 220-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淋淋;谭紫凝;马红霞;王一鸣;向华;
细菌依赖双组分系统(Two-component system,TCS)的转导机制来感知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并产生适应性反应,从而应对不利环境对自身的影响,达到增殖和入侵宿主的目的。TCS还可调控细菌毒力因子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表达。与传统抗生素以特定蛋白为靶点不同,TCS抑制剂主要靶向组氨酸蛋白激酶或反应调节蛋白,因此,研究TCS的作用机制可为降低细菌耐药性和毒力、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文中综述了TCS的作用机制、TCS对细菌毒力和耐药性的调控,以及近年来TCS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病原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7 220-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魏艳超;王诗惠;许云枫;齐欣;石艳艳;王伟;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水产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部分,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是重中之重。亲鱼培育是水产种质资源保存的关键技术,也是人工繁殖最重要的环节。亲鱼是水产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养殖鱼类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关键。文中综述了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的亲鱼培育及产后护理技术,包括培育温度、饵料强化以及产后培育等,总结了鱼类人工繁殖的机理及方法,以期为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7 22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艳超;王诗惠;许云枫;齐欣;石艳艳;王伟;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水产作为农业生产的一部分,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是重中之重。亲鱼培育是水产种质资源保存的关键技术,也是人工繁殖最重要的环节。亲鱼是水产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养殖鱼类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关键。文中综述了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的亲鱼培育及产后护理技术,包括培育温度、饵料强化以及产后培育等,总结了鱼类人工繁殖的机理及方法,以期为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
2023年03期 v.27 22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