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培潮,陆厚基
<正> 黄鼬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毛皮动物资源之一,它不仅是制裘工业上的重要原料,也是害鼠的“天敌”(盛和林,1964)。研究黄鼬的胚后发育与调温机制的形成,对进一步了解其生理活动规律和更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材料与方法实验用的黄鼬(Mustela sibricadaviana)是人工饲养繁殖的(五窝:11(?),8(?))。实验由1977年5月底至8月底止。每三天的上午8时半至11时半进行一次观察,测量并记录仔鼬胚后的形态发育、肛门温度和耗氧量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的调温机制形成过程.测定肛门温度的仪器,采用上海医用仪表厂生产的7151型半导体点温计。巢温是32—33℃。把仔鼬从其巢内移至28±0.5℃的恒温室中20分钟,观察20分钟前后的肛门温度变化,从而分析其恒温建成过程与日龄的关系.
1980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1 ] - 韩德奎,何春林
<正> 六、水貂的肌系统肌系统是一个能对环境的变化发出反应的效应器。构成肌系统的肌细胞则是一种特化的、以合成收缩物质为主要职能的细胞。肌细胞借助结缔组织连接而成整块肌肉,附着于骨骼或其他结缔组织上,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成为一个具有复杂运动功能的机械效应系统。水貂的肌肉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亦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平滑肌,第二类为心肌,第三类为骨骼肌。本文主要叙述骨骼肌。(一)筋腊:(Fascia)为包被在肌、肌腱或某些脏器之外或器官之间的结缔组织。体各处的筋膜,其结缔组织的厚度、密度以及所含脂肪、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等成分的比例也有所不同。筋膜可分为浅筋膜(Fascia Superficialis)和深筋膜(Sascia Profunda)。
1980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正> 自1972年以来,对水貂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目前为止,已有部份以水貂副产品为原料的新产品定型投产,其中有的已开始出口外销。以水貂心脏为主要成份的“强心丸”(原名貂心丸),经多年的试验研究,在北京铁路总医院和吉林省特产研究所制药厂的努力下,通过四年临床治疗观察,对风湿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十分显著,深受患者欢迎,现已由吉林省卫生局批准正式安排生产。在1979年秋季商品交易会上,已与港商成交强心丸5000盒、东北三宝酒(原名貂鞭酒)800箱,计收汇三万美元。港商对经售强心丸和三宝酒很有信心,要求增加订货,并将向新加坡转口销售。近年来,水貂肉已连续供应广东省土产
1980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刘季科,龚生兴,皮南林,黄永昭
<正> 水貂维生素B缺乏症是对水貂饲养业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对这种疾病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在青海高原,维生素B缺乏症于水貂育成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极大的死亡率,致使幼龄水貂大批死亡。1968—1970年,我们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水貂饲养队及刚察县塘曲农场水貂饲养队,对幼龄水貂维生素B缺乏症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治疗方法进行过研究。兹加以整理,提出报告。临床症状幼龄水貂维生素B缺乏症的临床症状,分为前期症状及后期症状。前期:患貂体质消瘦,精神萎糜。瞳孔散大,目光迟钝,似内障。食欲减退或拒食,有的腹胀。下痢,虚脱,体重减轻。粪便从稍白色、米黄色、黄绿色到咖啡色,并含粘液状物,严重时为煤焦油状或有血块的浓液粪便,含有未消化的饲料残块。肛门
1980年01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石立人
<正> 江苏省吴江县是近年来长毛兔生产上得比较快的县。一九七九年笼存长毛兔四十万只,收购兔毛二十一万三千多斤。全县有十六个公社饲养长毛兔。其中五个公社交售兔毛超过两万斤。特别是庙港公社饲养毛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户户有良种,队队有能手;一九七九年共交售兔毛二万二千三百十二斤,调出种兔一万三千只;为农业提供优质兔肥二十四万担,全年仅毛兔一项的总收入就达到每户平均一百零二元捌角。为了评选优良种兔,表彰养兔能手,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育种活动,普及科学养兔知识,进一步促进毛兔生产的发展,县多种经营管理局、外贸局和庙港公社副业办公室,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日至十一日,在庙港公社联合举办了长毛兔良种评比现场会。广大
1980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吴凤阁,赛友联,周云
<正> 金州饲养场于1972年引进一只黑十字公貂,经几年的杂交,获得934只黑十字貂后裔。从1978年起,又以黑十字貂分别与银兰。咖啡、米黄色彩貂杂交,培育出几种重组型彩色十字貂。现将杂交育种情况初报如下。一、彩色十字貂的基因型据报道,彩色十字貂目前已出现十多个类型,构成彩色十字貂系统,其名称和基因型如表1所示。上表所列各种彩色十字貂,均为黑十字貂与其它彩貂(主要是隐性突变型)杂交分离的重组型,其中显性毛色基因S是构成各种彩色十字貂主要遗传效应的基因。毛色基因S,是标准色水貂S基因的显性突变等位基因,但为不完全显性基因。其主要遗传效应是控制色素的形成,抑制黑色
1980年01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张金亭
,张维新
<正> 山东省烟台地区畜产进出口支公司水貂场,根据水貂繁殖、换毛与光周期密切相关的规律,以荷兰种标准貂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光的方法,改变了水貂一年产一胎的生产周期,在757天内(1977年8月1日—1979年8月27日)实现了两年产三胎。第一胎:选种貂20只(公5,母15)。1977年8月1日开始给予“秋分”信号,到11月1日冬毛成熟。1978年1月10日开始配种,20日结束。受配母貂于2月23日开始产仔,3月9日结束。11只母貂产仔69只,截至取皮时群平均成活4只。1978年5月10日开始给于第二次“秋分”信号,8月6日冬毛成熟,18日和25日屠宰,共取皮42张,质量合符要求,平均单价68.41元。
1980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游源英
<正> 在水貂繁殖方面,初生仔貂死亡率高仍是至今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据调查,仔貂常在生后1—5日内死亡。虽然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按几个不同饲养条件貂场的统计资料,产后缺乳及乳汁不足的母貂,约占产仔母貂总数的10%。在生产中一般采用代养来抢救部份仔貂,但这种方法耗费人力、物力,难以普遍推广。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有效的促乳新方法。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是丘脑下部产生的一种激素,能激发垂体促甲状腺素(TSH)和催乳素(PRL)的分泌。国外在奶牛产奶期和母猪哺乳期,使用TRH对提高产奶量和促进仔猪生长发育有良好效果。我们曾在马、奶牛、母猪和水貂中进行实验,也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对母貂泌乳的效果最为显著,经两年(1978—1979)重复实验,结果一致。
1980年01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正> 伊犁种貂场兴建冷库新疆伊犁自治州养貂的动物性饲料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乏冷藏设备,不能常年计划使用,对发展水貂生产有一定影响。在上级外贸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决定由国家投资在伊犁外贸种貂场兴建一座冷库,已于去年十一月十四日破土动工。为支援外贸出口,工程承担单位决心加快进度,保质保量,争取今年年底建成投产。这座冷库建成后,不仅该场每年可饲养种貂2000余只,向国家交售上万张貂皮,为本州提供种貂;附近霍城:伊宁、察布查尔等县的养貂场也可受益。(程大生)
1980年01期 20-26+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洪龙
<正> 对水貂染色体的观察,过去大多采用睾丸压片或利用脏器(肺、角膜上皮细胞等)组织培养的方法。但前者因未经过低渗,观察到的染色体小,不易准确计数,而且只限于雄性个体。后者的方法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染色体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对人和动物已采用外周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来观察染色体,不但方法简便,结果可靠,而且可以活体检验。我们试用这种方法,观察到了标准水貂的染色体,并再次证实2n=30(图1、2)1,培养剂配制:“1640(一种日本进口药品)4份加小牛血清1份,PH为7.1—7.4。另加少量青、链霉素和植物凝集素PHA
1980年01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王巨滨,陈坤文,杜立金,骈秀梅
<正> 聚肌胞(Polyi:C简称PIC)即双链多聚肌昔酸,是一种高效干扰素诱导剂。我国于1975年研制成功,经30多个医疗和畜牧兽医单位,对人、畜的某些病毒性疾病进行临床试验证明,国产聚肌胞的毒性小,具有较好或一定的疗效。为探讨PIC对水貂阿留申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在内蒙农牧学院微生物教研组的协助下,从1978年5月开始进行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告于下。方法及结果选择阿留申病血清碘反应阳性和有临床症状的病貂共79只,分为两个试验期。聚肌胞为国产,批号7804。第一期试验用病貂60只,分成三个组,每组20只,其中一个组为对照,均隔离由专人饲养。治疗方法如表1所示。
1980年01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正> 据美国《Fur rancher》1979年9期报道,近年来美国水貂生产又开始逐渐上升。1978年全国生产水貂皮335万张,比上一年增长9%,饲养场的数量也有了相应地增长。在1978年生产的水貂中,暗褐色标准水貂皮占第一位(34.8%),啡咖色貂皮列第二位(23.2%),米黄色貂皮列第三位(20.6%),珍珠和紫罗兰色貂皮各占5.6%。据美国农业部报道,1979年全国拥有种
1980年01期 2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王永坤,周阳生,徐瑗,秦爱霞
<正> 本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新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消耗性慢性传染病。许多哺乳动物、禽类以至人,尤其是啮齿类和重齿类(Dupilicibentata)动物都能感染发病。疾病通常呈散发性慢性经过,有时也能成为流行性传染的急性型。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兔逐渐消瘦,衰弱,行动迟钝,食欲减退以至停食,被毛粗乱,大多直到瘦弱至全身衰竭时才死亡。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是盲肠蚓突和园小囊浆膜下,脾、肝脏发生乳脂样干酪样粟粒——绿豆大的结节,肠淋巴结肿大,并有干酪样结节。我们于1975年至1978年,先后在浙江、上海、江苏、河南等省(市)的六个兔肉加工厂的屠宰检验中,发现疑似本病52例。将其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其中47例证明,盲肠蚓突和园小囊浆膜下的结节,无论病变轻重程度如何,均由伪结核耶尔新氏杆菌所致。
1980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李志农,张冀汉
<正> 一、试验目的研究内蒙伊盟干旱草原地区,在牧草质量差而又缺乏蛋白质的条件下,饲喂尿素对妊娠三北母羊体重、所产羔羊初生重及其羊皮质量的影响。二、材料及方法本试验用内蒙三北种羊场一群不同等级的3—6岁的三北母羊共106只,与同一只Ⅰ级中花公羊配种。试验前进行称重,而后根据母羊的体重和等级,分成基本相同的两个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母羊每天在一起放牧,每只每天平均补喂干草0.62公斤(实际采食量为0.31公斤,干草为草木樨和杂草),胡萝卜0.14公斤,精料(粉碎
1980年01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正> [流行特点]本病仅发生于5—10龄的仔貂中,死亡率高达95%以上。[症状]患貂颈部、后裆及肛门附近有化脓性白色小泡。初期(4—5日龄)可透过皮肤看到小米粒大小的白点,经2—3天脓泡凸起,周围红肿,整块皮肤增厚。脓泡内有白色或米黄色脓汁。到10日龄左右,患貂消瘦,显得颈长、皮薄并发生皱褶,活动能力减弱,吃不上奶,绝大多数在此期死亡。[治疗]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4—5日龄的患貂容易治愈。
1980年01期 28-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郑生武
<正> 加强护理工作,提高仔貂的成活率,是水貂生产的关键。现根据我们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水貂队积累的资料加以整理,并按水貂的生物学时期介绍于后,供有关方面参考。1968—1970年对920胎产仔母貂的统计,4月27日—5月8日是产仔盛期(见图1)。
1980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耿孝媛
<正> 水貂自咬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貂场。病貂以兴奋性增高,极度不安,狂暴地追咬尾部、脚爪、机体后躯,呈旋转式的园周运动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咬掉尾部皮毛,肌肉、尾骨裸露,鲜血淋漓,甚至咬破后腹,肠管脱出,感染致死。目前病因尚未查明。我们于1978年在宝鸡县虢镇水貂场和户县水貂场对水貂自咬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实验。一、水貂自咬病的发病规律(一)自咬病的发生与色型、性别和季节的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水貂自咬病与色型、性别和季节有
1980年0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高竞一
<正> 一、发情表现公鼠不似母鼠那样有明显的周期性发情表现。只要母鼠接受交配,健康公鼠四季均可配种。正常母鼠发情周期为30—50天。发情时活动异常,有时用前肢脚爪抓地横行,有时在笼内攀爬窜跳,表现十分活跃,尤其夜间更为明显。发情母鼠,经常舔外阴部。食欲、粪便等尚未发现异常现象。发情时母鼠的外阴部有明显变化,阴道封闭膜开裂(发情期过后又重新封闭),阴唇红润,阴道口充满无色稀粘液。患子宫炎或阴道炎的母鼠,阴道封闭膜虽然开裂,但往往开张时间较长,并无周期性变化,阴道口的粘液呈白色或奶油色。二、交配行为毛丝鼠多在夜间进行交配。据对40余只受配母鼠的观察,仅发现2只在白天交配,其
1980年01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沈幼章,朱瑾佳
<正> 兔毛属上等纺织和针织原料,具有柔软、保暖、轻便、美观和吸显性强等优点。兔毛的保暖力比同质细羊毛高31%,比棉花高90.25%;吸湿度可达60%,比羊毛高一倍,比棉花高两倍。目前我国兔毛的出口量虽居世界首位,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我省的毛兔饲养量虽达三百余万只,但兔毛的产量和质量都较低,成年毛兔体重平均只有3—4市斤,全年毛产量平均仅有3—4两。为了提由上表可知,杂交二代、三代兔的绒毛均匀度都比本种毛兔好。绒毛细度的变异系数,杂种二代、三代杂种比本种毛兔小,分别低12.69%和11.69%。在绒毛长度上,杂种二代和三代兔比本种毛兔分别高36.4%和18.7%。
1980年01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正> 上海市南汇县盐仓公社卫生院医生郁应春同志一家,作为业余爱好和农村家庭副业,饲养长毛兔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他饲养的长毛兔,体型大,产毛量高,平均每只年产兔毛连续三年保持在1市斤以上,其中特级毛占70%(采用剪毛法),处于全市最高水平;部份长毛兔年平均产毛量超过了2市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见表1、2)。经我们初步调查了解,郁应春同志在饲养长毛兔方面,有三条较为成功的经验。一、认真选种、育种郁应春同志自1966年开始饲养长毛兔。在饲养实践中,他认识到培育良种是养好长
1980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程瑞禾
<正> 近年来,湖羊生产发展很快,新饲养区不断扩大。为了使产区广大群众都能掌握小湖羊皮鉴定分级的方法和标准,特将我们调查和搜集到的有关收购小湖羊皮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供参考。一、小湖羊皮鉴定分级方法(一)鉴定分级的主要依据:1,毛丛长度:毛丛长度与小湖羊皮波浪形花纹的美观性有密切关系。商业上根据毛丛的长度把羔皮分为小毛、中毛、大毛三种。小毛的毛丛长度为1—2.5厘米,中毛为2.5—3.25厘米,大毛的毛丛长度超过3.25厘米。这三种毛丛长度以小毛为佳,中毛次之,大毛最差。2,花纹明显度:羔皮水波状花纹的明显程度是决定羔皮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优质羔皮的花纹清晰,明显;品质差的羔皮则花纹散乱,不明显。
1980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8 ] - 高行宜
<正> 新疆饲养羔皮羊历史悠久。维吾尔族人民在长期的牧业生产实践中,培育了驰名全国的库车羊(库车紫羔羊)。解放后,党和国家十分关怀边疆的生产建设,自1951年以来,先后三批从国外引进卡拉库尔羊。在库车种羊场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试验。在当地荒漠、半荒漠以放牧为主的生态条件下,经过近三十年的纯种繁育和对库车羊、罗布羊、细毛杂种羊、哈萨克羊的杂交改良,初步育成了具有自己特点、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固的新疆三北羔皮羊,1978年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本文拟通过对新疆三北羔皮羊生产基地——阿克苏地区的黑色羔皮品质的比较分析,说明三北羊(卡拉库尔羊)对库车羊、罗布羊的杂交效果,为新疆三北羔皮羊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1980年01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王勇,孙玉祥,贺志新
<正> 在毛皮收购工作中,由于某些小型毛皮间差别甚微,种类常易混淆,给产销都带来一定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毛皮资源,认真执行价格政策,搞好城乡物资交流,特将有关毛皮的鉴别作以简单介绍。一、常见毛皮的识别识别毛皮种类,不仅要搞清该动物的名称,排除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造成的混乱;还应根据各种毛皮的特点,正确地鉴别区分。现将各地容易混其淆的几种毛皮及识别特征列举如下:(一)狼皮、豺皮和狗皮1、狼皮:张幅大。毛色青灰或暗黄,毛干三节色,毛尖黑,中间紫红,底绒灰白,故素有“黑似铁,红似火,白如雪”之称。尾长,咀大,额、腿毛粗短,无底绒,背肩部常有扇形鬃毛。2、豺皮:毛粗长,呈暗红色,绒短薄而空,尾短粗。3、狗皮:毛色杂,色青灰者似狼皮,但咀小,尾细,毛干多为两节色,额、腿部除针毛外,还有较密的绒毛。
1980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正> 1979年8月9日至23日,丹麦毛丝鼠专家索因森等应邀来我国访问,在上海、北京、大连与我有关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并在北京、大连作了现场剥皮表演。索因森有18年饲养毛丝鼠的丰富经验,目前养有种鼠400只。规将索因森介绍的情况摘记如下。一、饲养设备饲养室面积为240平方米(长30米,宽8米),根据当地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16℃的特点,室内安装有暖气设备,天棚用草席加厚。室外墙上设有通风孔,室内屋顶有出气孔,能更换新鲜空气,但不对流。窗户均衡地开列在两面墙壁上,但窗扇规格较小。室内装有日光灯,每天约照明两小时。
1980年01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邝经邦
<正> 苏联的卡拉库尔羊主要饲养在中亚诸共和国及南哈萨克斯坦,在上述地区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有260个国营农场和250个集体农庄建立了专业化的繁育牧场,羊只总数已达1600余万只,约占绵羊总数的12%强。在每年生产的羔皮中,黑色占76%,灰色占12%,苏尔占70%,彩色占5%。一级羔皮占81.5%。羔皮原料60%供国内需要。出口的羔皮中,一级占83%,卧蚕型占34%。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经验交流专业科研机构(5所)及有关高等院校(3所)在卡拉库尔养殖业部门从事广泛而系统的研究工作。他们按卡拉库尔养殖业的需要设置了实验室,装备有现代的仪器设备;设立大型的试验生产基地;配备有业务熟练的科学工作者。
1980年01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张百祥
水貂肠炎弱毒疫苗是将强毒在猫肾细胞培养上连续传代后培育成功的。67代后测定证明弱毒是安全的。疫苗病毒毒力稳定,复归本动物连续6代,不反强。虽注苗后数天内可从貂体组织及粪便中分离出疫苗病毒,但在注苗水貂和未注苗水貂密切接触3个月的期间内,未发现注苗木貂将病毒散播给未注苗的水貂。此弱毒苗无论单独使用或与貂的犬瘟热疫苗、肉毒梭菌C型β类毒素联合免疫均可使水貂产生良好的兔疫应答。
1980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刘佩菊
<正> 对鱼类加工工业来说,内脏的处理已成为重要问题。鱼内脏从鱼体内取出后,很快就会腐烂变质,往往只有一小部份能作为养貂场和养鱼场(鳟鱼、鲑鱼)的饲料或生产鱼粉的原料,利用率大大降低。本文报道了鱼内脏贮存保鲜的工艺流程,是Raa和Gilberg于1975年提出来的,主要是用等量的甲酸和丙酸混合液处理鱼内脏。经过这种方法处理的鱼内脏,贮存数月仍保持鲜度。在贮存之前,先将新鲜的内脏绞碎,再加入1.5%浓度的甲酸和丙酸混合液搅拌。鱼内脏可使用切削机或单泵绞肉联合装置绞碎,但鱼头、鱼骨和鱼鳍只能使用切削机。向绞好的内脏中加酸时,既可人工操作,也可机械搅拌。鱼类加工厂采用这项工艺,并不需要许多投资。用全自动化操作,每年可生产鲜鱼内脏饲料200吨,人工操作每年也可生产05吨。其基本设备和加工工艺如下图。
1980年01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