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英,张冀汉
<正> 青山羊是我国著名的羔皮(猾子皮)山羊品种,主要分布在山东西南部的济宁、荷泽地区。由于济宁过去是猾子皮的集散地,历史悠久,国内外闻名,故称为济宁青猾皮。这个品种数百年来保持着小群闭锁的繁殖方式,没有受外来引入品种的影响,是在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下,经劳动人民多年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而培育成的。
1982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赵翰文,解觉
<正> 水貂在全国各地已广泛进行人工饲养,并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有关水貂微细结构方面的材料目前尚无系统的报道。为了探讨水貂的正常生活活动和提供内脏形态结构的资料,我们于1980年11月至1981年12月,在吉林省大安水貂饲养场的大力支持下,选用了10只7月龄育成标准貂(5只公、5只母)和6只繁殖期成年标准貂(3只公、3只母)的内脏器官为材料,经石腊切片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按不同器官系统分别报道如下:
1982年02期 6-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罗家铸,陈仲文,马鹤松,郭景芳
<正> 近年来,水貂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又称肉毒梭菌病)不断发生。由于肉毒梭菌(B.botulinu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饲料卫生条件不能保证,又缺乏冷藏的情况下,则很难避免发病。该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病程急(一般经几小时至2—3天),死亡率高,难以抢救。因此,采用人工免疫来预防本病是最理想的方法。关于肉毒梭菌C型菌苗对水貂人工免疫的安全性和效力的试验结果,已在本刊1981年第二期中报道。1981年11月底,我们利用取皮的时机观察了水貂注射菌苗后产生免疫力的时间,并测定了注射菌苗后142
1982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于鸿林
<正> 问:獭兔有些什么特征? 答:獭兔又叫力克斯兔,是世界优良的皮肉兼用兔。獭兔的被毛与其它家兔有显著区别,共特征是: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短绒毛,长约1.5厘米左右,无定向,枪毛极少,毛绒平齐,柔软光滑,不易脱落。獭兔的毛色较多,目前有白色、黑色、青紫蓝色、咖啡色、
1982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正> 血液在哺乳动物体内起着运输介质的作用,它是构成有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机体与外环境接触的重要媒介。因此,血液成分生化指数是反映动物体生理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对研究动物饲养、繁殖、品种性能以及在疾病诊疗工作中,都有着现实意义。我国尚无完整的水貂血液生化正常数值,对深入研究水貂生理特点和诊疗疾病带来许多不便。为此,我们于1979年、1980年冬,利用水貂屠宰取皮之机,初步对水貂11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整理于后,以供从事水貂工作的同志参考。
1982年02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6 ] - 姜荃
<正> 我国于1974年开始试养毛丝鼠,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 有关毛丝鼠生长发育的报道甚少。为了给正常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1年6月—1982年2月期间,对41只幼鼠进行增重测定,以观察育成鼠生长发育的规律。
1982年02期 15-1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姜春生
<正> 在水貂育成期里,要时刻注意预防疾病发生,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现仅从饲养管理方面,介绍预防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如果能控制住下述疾病(所提措施也能预防其它一些疾病),获得丰产丰收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1982年02期 17-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徐丛
<正> 在沿海地区,绝大多数养貂场都是以海杂鱼作为水貂的主要饲料。在江河湖泊地区,大部分养貂场则是以淡水鱼为主要饲料。由于渔业生产带有季节性,大多数养貂场又没有冷藏设备,因此除采用鲜鱼以外,还大批采用干鱼作饲料。无论海鱼或淡水鱼,也无论是鲜鱼或干鱼,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都是较好的水貂饲料。但从卫生学的观点来看,鱼饲料易腐败变质,而腐败变质的鱼类饲料,对水貂生产有很大的危害。
1982年02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7 ] - 刘英豪
<正> 饮水对幼貂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在水貂育成期里,除了根据幼貂的日渐生长,按标准供给饲料和必需的营养外,还应随着气温的不断增高,保证足量的饮水,并将其定为一项制度去执行。 我国幅员广大,从广东省的崖县(北纬17°)到黑龙江省的漠河(北纬58°)相差40几度,而温差更为悬殊。所以南方与北方相比,对水貂的饮水就更加重要了。据观察,6月龄幼貂一昼夜的饮水量为45—145毫升,平均每100克体重比成年貂多1.7倍。关内各省在未取得当地幼貂饮水量的数据之前,可随着气温的增高而增加喂水次数,以此来保证水貂获得足量的饮水。
1982年02期 2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严胜德
<正> 近年来,农村社队和社员家庭养貂越来越多。部分饲养者由于文化科学知识所限,不能根据水貂各个生物学时期的营养需要,合理地计算并拟定日粮配方,有的甚至常年使用同一饲料单,对水貂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特介绍一种用热量比来拟定水貂日粮配方的简易方法。
1982年02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刘冠群
<正> 1981年7月,山东省济南市西郊公社小金大队水貂场,发生水貂亚硝酸盐中毒,死亡快,死亡率高。在2小时内,全场1804只水貂(种貂501只、幼貂1303只)因中毒死亡1232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982年02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杜宏光
<正> 长毛兔和其他兔一样,具有季节性换毛的特性,季节性换毛每年二次,每次大约三十天左右。第一次换毛在三月底到四月下旬,称为春季换毛,第二次换毛在八月中旬到九月中旬,称为秋季换毛。换毛是兔体内的一种生理转化活动,对其体质和生产性能都有不良影响,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研究和掌握换毛的的一般规律,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减少或避免因换毛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促进生产的发展。
1982年02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洪龙
<正> 西德长毛兔突出的优点是绒毛致密、丰厚,年平均产毛量2斤左右。据西德育种协会的记录,最优秀的长毛母兔,年产毛量可达3.3斤。而我国原有的英、法系长毛兔后代,平均年产毛量仅为7—8两,最高1斤多、差的才3—4两。所以西德长毛兔引进之后,深受饲养者欢迎。目前,改进我国长毛兔质量的做法一般有两种。一是西德兔纯种繁殖,再利用本地兔作保姆,护理西德仔兔,确保西德兔一年繁殖3—4胎。第二种方法是搞级进杂交,用西德公兔与本地长毛兔及其杂种后代交配(杂交第三代止)。这两种方法都有
1982年02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陈樟勇
<正> 我们曾经统计过312窝西德长毛兔和杂交母兔的产仔数,其范围为1—14只,平均6.9只。一胎产仔5—10只的窝数占74.38%,10只以上的占6.08,5只以下的占19.45%。一胎产仔在5只以下的窝数比一胎产仔10只以上的高13.46,这是因为在产仔数多的窝数中的死产较多的缘故。
1982年02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朱姜凤,来莹莹
<正> 仔兔刚断奶后,由于生活条件的急剧改变,常出现精神不安、食欲不振、体重显著减轻、生长发育受阻,易患腹泻、便秘等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因此搞好仔兔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幼兔成活率的关键。
1982年02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正> 我场于1980年初从美国引进种獭兔(力克斯兔)400只。1981年7月进入繁殖阶段时,因北京天气十分炎热,室内温度高达34—35℃,且持续时间较长,加之当时设备条件差,獭兔出现大批死亡,损失极其严重。仅7月2日—20日就死亡种兔150余只,幼兔400余只,仔兔400余只。 临床症状80%以上都是开始软便后下痢突然死亡,病程急促,快的仅2—3小
1982年02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贾黄林,李月琴
<正> 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饲料容易酸败变质,常引起水貂中毒。貂病出现呕吐,拒食,精神萎糜等一系列病状,严重者可招致大批死亡。经过四年的摸索试验,以及对某场600多只病貂的治疗结果表明,用鸡蛋治疗水貂含物中毒,取材方便,效果明显。具体方法是:将蛋清、蛋黄搅拌均匀,用注射器管(不要针头)吸取蛋液,一人保定病貂,一人持注射器管插入嘴内徐徐推喂。一日3—4次,每次半个或一个鸡蛋。
1982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何志弥,汪志铮
<正> 用火焰来消毒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既可保持干燥,又能达到消毒的目的,适于对笼子和窝箱消毒。在没有喷灯的情况下,可以将家庭用的小喷雾器改装成简易火焰消毒器。改装及使用的方法如下:将一根铁丝连接在喷雾器药壶的颈部,铁丝前端绕一个圆圈,圈内固定一个小金属容器(废电灯泡的金属头翻过来即可),
1982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徐晋康
<正> 家兔胃肠炎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危害很大。今年春节后,由于我县气候反常,时阴时雨时雪,气温低,温差大,加之由此造成青绿饲料质量下降,日粮中营养水平较低,饲养管理不便,家兔体质差等原因,绝大部分公社集体兔场和个体户所饲养的家兔,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胃肠炎,发病率为30—40%,致死率20—30%,特别是断奶后的幼兔,致死率高达70%以上。现将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982年0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李承湘
<正> 我县自1974年以来,先后从毗邻的济宁县太平、平阳寺公社引进种用青山羊38000多只,调入东部的城前、尚河等山区公社,扩大了青山羊饲养量,增加了青猾皮和山羊板皮的收购数量。但是,青山羊从西部低洼肥沃的平原地区迁到海拔较高的山区后,因气候和饲养条件有了很大变化,引起生产性能退化和产品质量下降。
1982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陈仲文
<正> 我场于1980年末,由英国进口艾虎150只(公30、母120)。经过一年多的饲养观察,基本适应我地的气候和饲养条件,繁殖正常。1981年艾虎生产情况如表1所示。
1982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张峰山,陈永明,潘新玉,陈金水,何骅,单家瑶,金美玲,杨清山,王维金,张嗣倪
<正> 为了弄清我省兔体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1981年在宁波、舟山等地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方法是选购一定数量的毛兔、皮兔进行解剖,将各个脏器作蠕虫学检查。 另外,由于野兔的寄生蠕虫能感染家兔,故将杭州地区解剖野兔所发现的几种蠕虫也一并列入,提供防治上的参考。
1982年02期 44-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1 ] - 朱秀柏
<正> 我省淮北农村引入长毛兔饲养已经20余年。目前该地区存栏量多达600万只,主要分布在阜阳、宿县两地区和淮南、淮北市下属各县。为了摸清淮北长毛兔的生产性能,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适应今后大发展的需要,笔者于1980—1981年曾对颖上、阜南、阜阳、凤台等县,重点是凤台县的钱庙、杨村、马店等公社和城关镇养兔户(场)的长毛兔,进行了一些观察和调查研究。
1982年02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Yoshio Shimizu,范坤晓
<正> 阿留申病(AD)是水貂的一种慢病毒感染,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管球性肾炎、动脉炎、浆细胞增多症和高丙球蛋白血症。Cho和Ingram曾经报道了用血清学方法诊断水貂阿留申病,他们从接种AD病毒的水貂组织中分离抗原进行对流免疫电泳,但在制备抗原时需要反复超速离心。一些研究工作者也用同样的程序提取了AD抗原,但这种制备抗原的方法不便于实际应用。
1982年0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钱国成
<正> 最近,医学、兽医学领域有关绿脓杆菌(Pseudcmonas acruginasa)的研究有了显著进展。 绿脓杆菌的大小为1—3μ×0.3μ,是革兰氏阴性好气性无芽胞杆菌,两端钝圆,一端有三根鞭毛,具有活泼的运动性。 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20—40℃温度范围内发育,对营养要求不太严格,只要有水,在很多地方都有生殖的可能。在健康人体及动物的肠道、扁桃腺、以及食品和观赏鱼类的水槽中都能检出菌来。
1982年0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И.С.Минина,崔海
<正> 家兔的性成熟,通常到生后3.5—4.5个月结束。但在这个期间并不主张配种,原因是家兔的机体还未完全成熟。一些晚熟品种,如比利时白兔、比利时灰兔等,配种不应早于5个月龄,体重不得小于3.5公斤;比较早熟的品种,如苏联青紫兰、银兔、加里福尼亚兔等,配种不得早于4个月龄,体重不得小于3.0公斤,后备仔兔则应在6—8个月龄时配种。
1982年0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席松富
<正> 安哥拉兔毛具有长、细、柔软、保暖和吸湿性强等优点。因其毛纤维特别轻细,法国已能精纺成50支纱,德国甚至能纺成100支的纱线。鉴于安哥拉兔毛品质优良,所以价格昂贵。安哥拉兔的饲养技术要求较高,现将有关饲养基础知识简述如下。
1982年0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