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物学报

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

  • 水貂的系统解剖(六)

    韩德奎,何春林,王永生,牛锐

    <正> 二、呼吸系统 水貂呼吸系统(表1)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机能器官(肺)。 (一)鼻腔(cavum nasi):鼻腔(图1)位于头骨的面颅内,仅起始部具含有软骨支架的外鼻突出于面部。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由面骨(鼻骨、额骨、颌前骨、上颌骨、腭骨、鼻甲骨及鼻翼软骨)构成骨质支架,内面衬有粘膜。前经鼻孔与外界相通,后经鼻后孔与咽相通。鼻腔正中有鼻中隔软骨,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鼻中隔长:♂1.71cm,♀1.66cm;宽:♂0.84cm,♀0.80cm。鼻道长:♂4.65cm,♀4.02cm。鼻腔包括鼻孔、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三部分,每侧鼻腔内有复以粘膜的筛鼻甲、背鼻腔、腹鼻甲骨。

    1983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肉毒梭菌C型菌苗对水貂人工免疫试验报告

    罗家铸,陈仲文,马鹤松,郭景芳

    <正> 水貂肉毒梭菌病(Botulismus)又称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对养貂业危害很大。我们采用内蒙古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生产的供牛、羊、骆驼用的肉毒梭菌C型菌苗(以下简称菌苗),于1980—1982年对水貂进行了人工免疫试验。在此期间,曾发表了我们的“肉毒梭菌C型菌苗对水貂人工免疫的安全性和效力试验”及“肉毒梭菌C型菌苗对水貂产生免疫力的时间及免疫期的初步试验”报告。截止1982年12月,试验全部结束。为了便于读者掌握这方面的材料,本文将全部试验内容作以系统报告。

    1983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各地见闻

    <正> 盐城市成立养貂技术研究会 江苏省盐城市城区、郊区养貂技术研究会于最近成立。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积极热情地帮助社员家庭和集体养貂,组织进行水貂科学研究,传递水貂行情信息,负责优良品种调剂,进行技术辅导和经验交流,努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貂皮质量,增加经

    1983年04期 9-18+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营养因素对水貂皮质量影响的估计

    刘玉桓,邹兴淮

    <正> 饲养水貂是为了获取貂皮。貂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貂场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水貂皮的质量有下降的趋势。影响貂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近亲繁殖的影响,有饲养管理不合理的影响,也有屠宰取皮和生皮加工不当的影响。本文仅从水貂日粮中饲料的不同配合角度出发,运用生统方法,探讨营养因素对其毛皮质量的影响。

    1983年04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母貂配种前的体重对其繁殖力的影响

    苏振渝,韩友光

    <正> 母貂的繁殖力除了与营养、配种技术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配种前的体重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进一步探讨水貂配种前的体重对其繁殖力的影响,我们以某水貂场1983年的生产记录为例,采用统计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该场准备配种后期对母貂的体况没有控制,全场133只母貂2月24日的平均体重达1057克。截止5月末共产仔612只,成活250只,成活率40.85%,空怀率18.8%。为了便于分析、比较,我们将82只初产母貂,按其体重分成三组(见表1)。 根据各组母貂繁殖的情况,对胎平均产仔数、母貂受胎率和仔貂成活率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推断母貂配种前体重对其繁殖力的影响。

    1983年04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抗原皮试反应诊断兔豆状囊尾蚴病及吡喹酮治疗试验

    林振祥

    <正> 兔豆状囊尾蚴在我县感染率达70%以上,使养兔生产受到一定损失,但目前尚缺简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此进行了本项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选择外表健康,宰杀检查证明无其他疾病的兔的体内寄生豆状囊尾蚴包囊10—20个,收存于消毒过的容器内备用。 2、抗原的制备。用消毒过的镊子,夹取兔豆状囊尾蚴包囊放在75%酒精中消毒,凉干后,用8号针头刺破包囊,即流出豆状囊尾蚴囊泡,用镊子夹住头节,刺破囊泡流出囊泡液,装在消毒的比色杯里。用1毫升玻璃注射器吸取囊泡液备用。

    1983年04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南方利用羊头肉、舌喂貂的经验

    黄泽荣

    <正> 我自治区1972年开始饲养水貂,以鱼类为主要饲料。1979年以来,河池肉联厂貂场用羊头肉、羊舌喂貂,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兽群情况 1979年该场从北海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和北海外贸貂场引入种貂98只,其中公貂19只,母貂79只。 配前:公貂平均体重4.3斤(3.6—5.1斤),母貂平均体重1.83斤(1.4—2.3斤),二者均略高于我自治区历年掌握的标准(公貂3.8—4.2斤;母貂1.6—1.8斤)。 二、饲料 以羊头肉、羊舌为主,搭配其他饲料。各生物学时期饲料单如下:

    1983年04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温度突然变化对水貂食欲的影响

    向前

    <正> 1981年夏季,本地区天气预报最高温度为38—39℃,我处水貂场位于沙岗,由于地热幅射,实际测得室外最高温度达40—41℃,水貂曾出现食欲不振,甚至少数死亡。同年11月份,第一次寒流来临,夜间室外气温最低时达-28℃,水貂也表现食欲不振,采食量减少。入冬以后,我们对水貂采食作了进一步观察,发现最低气温在-18—-22℃时,水貂个体尚能适应,可以保持正常采食量。当气温突然下降至-28℃以下时,貂群普遍出现采食量减少,并持续2—3天;几天寒流过后温度回升时,貂群又恢复正常采食,多数个体食欲旺盛。“八九”后三次气温突然变化,都有类似现象。

    1983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水貂人工授精的一次尝试

    刘忠,王长海

    <正> 在水貂配种期里,总有一些虽已发情但又拒配的母貂。采用人工捆绑嘴、四肢和固定尾部等办法强制配种,效果也不理想。后来,我们用两只典型发情拒配的母貂,搞了一次人工授精试验。现将基本情况报告于后。 一、操作过程 1、以发情好、适宜配种的成年母貂,与性欲好、镜检精子活力强、密度高的成年公貂交配,配后立即用吸管从受配母貂阴道内吸取1—2滴精液。 2、将精液滴入试管中,加0.1cc生理盐水稀释。 3、用消过毒的1.0cc玻璃注射器,

    1983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宽甸貂场水貂犬瘟热病防治报告

    刘长富,谢德瀛

    <正> 一、发病情况 1980年10月27日,宽甸县食品公司貂场一貂群中发现5只貂拒食,病状怪异,与此同时,周围群众养的狗大量瘟死,遂报告外贸部门。经多方会诊,初步确定为犬瘟热,当即对该场采取严密封锁、隔离和消毒措施,并去吉林省特产研究所取犬瘟热疫苗。10月31日,对全场未发病的734只水貂进行预防注射。接种后两周内,该群又有11只水貂相继发病、死亡,其他群未发病。从发病到最后一只病貂死亡,历时17天。该病流行期间,水貂发病16只,虽经治疗,却无一耐过,死亡率为100%。彩貂较标准貂易感(发病16只貂中,彩貂有10只,占62.5%),公貂较母貂易感(公貂发病11只,母貂5只),当年幼貂较成年貂易感(当年幼貂发病13只,成貂3只)。

    1983年04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水貂、艾虎1605农药中毒

    陈仲文

    <正> 1983年7月3日晨,某貂场突然发现死亡水貂111只(幼貂103,成年貂8)、艾虎4只,当即剖检尸体12具,所见病变相同,均表现中毒特征,无传染病迹象。遂取胃内容物送内蒙古农牧学院化验。次日,又死亡水貂135只(幼貂123只、成年貂12只)、艾虎3只,取尸体10具送农牧学院进行细菌学检查。至7月10日为止,共死亡水貂343只(幼貂310只、成年貂33只)、艾虎15只,以7月3—4日为死亡高峰,占死亡总数的70.67%。

    1983年04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家兔哺乳次数的观察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杨育芳

    <正> 家兔球虫病是危害生产的一种严重疾病,仔兔多数因误食母兔的粪便或被粪便污染了的饲料而感染。为了减少仔兔感染球虫病的机会,有些地方采取母仔分开管理定期哺乳的方法。为此,有必要观察母兔的日授乳次数,从而做到科学管理。 一、材料、方法及结果 (一)不同哺乳方式对窝重的影响: 以年产4窝的20只母兔,每窝凋整为5只哺乳仔兔。各窝分别进行自然哺乳及母仔分管定时1、3、6次哺乳,在21日龄时称其窝重(见表1)。经方差分析(P>0.05),自然哺乳及母仔分管定时1、3、6次哺乳间差异不显著。就是说哺乳方式的不同,对仔兔窝重并没有影响。

    1983年04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河南生物所一科研成果通过鉴定

    向往

    <正> 在水貂生产中,每年都有一些母貂生殖机能失调,发情期拒绝交配。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使用外源激素诱发动物发情排卵的方法,选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拒配母貂,经四年来对221只生殖机能失调的母貂的试验观察和性器官组织学研究证明,肌肉注射HCG170IU 4—9天后,受配率可达95%,产仔率68.4%,胎平均6.3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基点初

    1983年04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法国安哥拉兔饲养情况简报

    谭启兆

    <正> 1981年3月外商赠送我省20只法国安哥拉长毛兔。经一年多的试养观察,已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饲养条件,并繁衍后代500多只。现收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一、体质外貌特征 体型略长,骨骼粗壮,尾部发达;头稍窄长,额略突出,脸颊部无长毛;耳廓长大直立,被短毛,耳尖有一撮长毛;基本上属于粗壮紧凑的体质类型。法国兔性情活泼,强悍好动,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 二、体尺及生长发育情况 初生重大,根据巨野兔场对30窝190只初生仔兔的统计资料,平均初生重为69.68±11.55克,最大的一窝8只,平均初生

    1983年04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影响毛用兔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

    钟利民

    <正> 毛用兔人工授精是近年来在我国养兔业中逐渐推广的一项技术措施。据我县1982年10—11月间6个配种站(点)的调查:人工授精母兔768只,受胎262只,受胎率为34.2%;体配母兔309只,受胎169只,受胎率为54.6%。 根据我县开展兔的人工授精工作的实践,影响长毛兔人工授精胎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公兔精子的活力:据我们测定,公兔精子活力在0.5级时,受胎率为42.8%(60只母兔统计);精子活力在0.3级时,受胎率只有18.5%(27只母兔统计)。因此,作为人工授精的公兔的精子活力以在0.5级以上为佳。

    1983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科教片《养好獭兔》正在发行

    苏培祥

    <正>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科教片、“养好獭兔”正在发行中。该片针对我国獭兔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獭兔皮质量,在选种育种,饲料营养、饲养管理、毛皮加工等方面给予启

    1983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兔梭菌性下痢的防治

    陈樟勇,刘玉清

    <正> 随着我国养兔业的迅速发展,不少养兔场和个体养兔户也陆续有此病发生。并且病兔多半是急性下痢,发病迅速,病程很短,死亡率很高。过去人们对本病认识不清,往往认为是巴氏杆菌引起死亡。1982年4—6月份,我们在江苏省国营练湖农场的小型兔场进行为期50天的观察。该兔场1981年底建成,当时引进的长毛兔和獭兔均健康无病。但从1982年4月中旬起先后有57只兔发生急性下痢,发病率达54.4%,死于本病的毛用兔(包括西德长毛兔和杂交长毛兔)43只,死亡率达49.4%;死亡獭兔7只,死亡率17.5%。

    1983年04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兔“肠炎性复合症”——痢疾性腹泻的防治

    李茂胜

    <正> 一、流行情况 我场自1982年4月以来,在兔群中流行一种主要以血粪并附有粘液为临床特点的腹泻,至5月底大部分都感染发病。6月底疫情开始稳定,7月中旬停止发病。从7月26日起开始第二次流行,4月龄幼兔首先发病,并逐步扩大到整个兔群,8月中旬流行达到高峰。疫情流行情况见下表。 据观察,本病发生于4—8月份,持续时间较长,以成年兔的发病率最高,哺乳仔兔极少发生。病程最短的1天,最长可达20天,平均为5—10天。 弛,排粪失禁,皮毛松乱,腹肌紧缩,腹围迅速变小,呈高度脱水状态。常在10—24小时昏迷而死。 (二)急性:病初减食或不食。体温多在41℃左右,精神不振,常卧笼不动,

    1983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浅谈家养貉的发情与配种

    于浩东

    <正> 貉是季节性一年发情一次的动物,母貉发情期为6—9天,交配最佳期(即性欲期)仅为2—4天。因此,掌握貉的发情规律,适时配种,是发展养貉的关键。 一、发情 幼貉9—10月龄性成熟,每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配种季节。公貉在整个配种季节内均有性欲,可随时参加配种;母貉多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发情配种。母貉发情情况如表1。 母貉发情周期可分为四期:

    1983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3 ]
  • 麝鼠的人工饲养

    孙森

    <正> 由于人工饲养麝鼠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所以这项事业在国内外已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本文仅就苏联近期人工饲养麝鼠的文献资料,概述如下,供参考。 一、麝鼠的习性和生物学特性 野生麝鼠的野性很强,当用小棍触动时,便狂怒地向人扑来。笼养3—4天后野性既可消失,且能很快与饲养者熟悉,乃至饲养者说话或走路的声音均可成为投食信号,使之由巢箱里跑出。产仔后,饲养者可以打开巢箱,把幼仔放在手上检查或称重,但在接近笼舍时,要按产仔前通常投食时所走的方向,也不能换人,否则会引起母兽惊慌叼仔逃跑,造成仔兽伤亡。

    1983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水貂阿留申病调查报告

    杜庆龙,张家钰,钱振宇,林在尧

    <正> 一、疫情调查 水貂阿留申病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由于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疗法和免疫学防制措施,一旦感染发病,不仅对繁殖有极大影响,还会引起病貂大量死亡。 某水貂场于1980年和1982年两次暴发水貂阿留申病,病情急剧,病貂大量死亡,死亡率分别为57.6%和50%。由于感染母貂空怀增多和流产、死胎、胚胎吸收的发生,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80年群平均产仔和仔貂成活率,分别由发病前(1979年)的4.29只和91.9%下降为1.02只和15%。据另一貂场资料统计,1981年发生本病,当年群平均产仔由1980年的4.21只下降到0.4只、仔貂成活率同时大幅度下降,该场全年亏损达15万元。

    1983年04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艾虎矛形后睾吸虫病报告

    邢乐纯

    <正> 一、发病经过 我场1982年11月26日由辽宁省引进艾虎38只,海运途中连日阴雨,艾虎遭雨淋后死亡1只,到场第二天又死亡1只,其余多不吃食,并有严重肠炎症状。试用VB_1100毫克、VB_(12)100毫克、庆大霉素4万单位或青霉素钾盐20万单位,分两次每只每天上下午肌注,连续4天,病情好转,食欲上升。之后,虽仍有零星发生,经治疗并结合使用长效磺胺、土霉素片混入饲料预防,基本得到控制。

    1983年04期 3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一起水貂棉酚中毒

    张振兴,高素兰,李刚

    <正> 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某貂场,拥有近千只种貂,多年来生产比较顺利。1983年4月18日,部分妊娠母貂开始流产,并且日趋严重,在整个产仔期中,749只标准貂流产627窝(流产率达83.7%),正产122窝,胎平均4.15只,到8月胎平均成活仅2.92只。44只丹麦纯种貂流产22窝(流产率为52.4%),正产20窝,胎平均5.02只,到8月胎平均成活3.0只。经调查系因棉酚中毒的结果,现简要报告于下。

    1983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流行因素的调查

    侯光

    <正>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在我国吉林、福建、山东、四川、贵州、浙江、陕西等地见有报道。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地区流行颇为广泛。病兔生长发育明显受阻,肉品质量降低,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如使用有病家兔作为科学研究、教学的实验动物,则会直接影响实验效果。 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家兔的腹腔,其成虫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js)则寄生于狗、狐等肉食兽的小肠。当家兔吞食了被豆状带绦虫的孕卵节菌或虫卵污染的饲草和饮水后,六钩蚴在消化道逸出,钻入肠壁,随血流到达肝实质发育15—30天,以后从肝脏钻出再到腹腔继续发育形成豆

    1983年04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青海“贵德黑紫羔”羊现状调查

    景照岳,魏著莪,吴金长

    <正> 青海“贵德黑紫羔”羊(以下简称黑紫羔)属于藏羊的一个类型,因其集中产区和产品集散地在贵德一带,故此而得名,近些年亦有青海黑裘皮羊之称。黑紫羔的二毛皮和羔皮毛色黑艳,光泽悦目,毛股和毛卷的弯曲明显,图案美观,皮板致密,保暖性能良好,且越穿越亮,是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十分喜爱的防寒衣着原料。黑紫羔耐粗放,宜高山远收,抗寒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冬春季节一般放牧在

    1983年04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毛丝鼠的饲养与繁殖

    田岛嘉雄,高竞一

    <正> 一、饲养 饲养室的适宜温度为20—25℃,湿度为50—60%。饲养笼是用铁丝编织或电焊网连接的,通常长37厘米、宽37厘米、高37厘米。笼下放置底盘,盘上铺垫锯木屑。笼内安装饲料盆,分放颗粒饲料和干草。饮水瓶固定在笼壁的适当高度上。 成年毛丝鼠每日的饲料摄取量约15克,饮水量约40毫升,排粪量5—10克,排尿量10—25毫升。 为了清洁毛被和有益健康,毛丝鼠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沙浴,每次20—30分钟。沙浴箱以可容4升为适宜,箱中放入大理石粉或细沙,如果能添加些滑石粉更好。

    1983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水貂的繁殖率与配种时期的依从关系

    В·Г·Вернацкия,黄玉玲

    <正> 众所周知,水貂在较短的交配季节里(2—3月)出现几个发情周期。在每个发情期内配种,母貂都有可能受精。试验证明,母貂在发情初始即进行交配,则大多数早受精的卵细胞都死亡。胚胎由最后一次交配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决定弄清楚母貂繁殖率与配种时期的依从关系。为此,我们分析和对比了远东和苏吉斯拉夫两个场水貂群的产仔结果。

    1983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水貂的数量性状育种(第四讲)

    石绍业

    <正> 在这最后一讲中,试图从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交配的作用,使交配这一育种手段在水貂育种中发挥应有的效力。 一、交配对育种的重要性 从遗传学的角度看,交配不仅是繁殖,同时又是把双亲的遗传性组合在一起,形成子代的遗传性的过程。我们希望子代有什么样的遗传性,就要使双亲具有这样的遗传性,并且还必须研究如何通过双亲遗传性的组合,在子代中得到比双亲更好的遗传性。这就是通过育种改良水貂的质量。例如,现有的水貂种群所具有的影响质量的各个性状并不都是完美的,一部分种群在某些方面是优秀的,而另一部分种群则在另一些性状方面是优秀的。将它们各自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个基因型和

    1983年04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小经验

    <正> 疥癣是家兔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如不及时治疗,病兔将因逐渐消瘦、虚弱而死亡。 1982年8月,对376只病兔采用敌油合剂治疗,治愈率高达98%。具体方法如下: 1、2%敌百虫加98%食油,加温至40℃,再加7%来苏儿溶液,配成敌油合剂。

    1983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主要裘皮消费国及裘皮市场概况

    孙涛

    <正> 由于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裘皮市场仍未明显恢复元气。除水貂皮外,大多数裘皮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 西德居世界三大裘皮消费国之首,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为惨重。据报道,自去年以来,西德许多裘皮厂家和公司纷纷宣告破产,今年八月又有4家影响较大的厂家和公司频于倒闭而告急;国内零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进口商进货极为谨慎。

    1983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港产裘皮服装出口居世界首位

    <正> 今年上半年香港出口的裘皮服装中,貂皮类占73%,兔皮类占13%,狐皮类占9%,目前每年出口值高达10亿港元,比十年前增长三百余倍。 由于香港拥有熟练工人,生产能力高,裘皮制品质量和制作技术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成本较欧、

    1983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国际市场优质獭兔皮供不应求

    苏培祥

    <正> 獭兔皮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商品,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着重培育种兔,因此投放到国际市场的獭兔皮张还很少。优质的獭兔皮售价很高,每张达10至20美元,而且一直是供不应求。低质量的每张只售1.5至3美元。对质量好的獭兔皮,不管是欧洲还是美洲以及港澳市场都有需求。美国曾有几家裘皮商来人来电来信向我洽购,英国一家裘皮商向我询购獭兔皮褥子,香港一家裘皮公司要包销我国獭兔皮,所有商人都要求能得到一级獭兔皮。美国每年消费1.3亿张兔皮,包括部分獭兔皮,其中大多数是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门的头路皮。加工成品后,主要销往联邦德国。 在美国国内獭兔裘皮制品销售有限,全国只有100家联合商店经营,每个商店也只有2—3件标准型獭兔皮大

    1983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