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物学报

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

  • 利用大豆组织蛋白饲喂水貂的研究

    范玉林,刘桂荣,田伟

    本文采用我省研制的以高温脱溶豆粕为原料的“吉林大豆组织蛋白”代替水貂日粮中的部分动物性蛋白进行喂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组织蛋白中含必需氨基酸比较全且丰富,其蛋白质消化率为81.7~89.23%,与鱼类饲料相似;大豆组织蛋白干物质含量约为95%,而鲜鱼仅为20%左右;喂大豆组织蛋白试验貂每天可获得99.2g干物质,每公斤饲料干物质中含18489.09KJ能量,比标准高707.09KJ,比对照组高345.81KJ,并高于文献报道标准。

    1993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1 ]
  • 水貂体重、体长与皮张尺码的相关分析

    苏振渝,林英庭,吕永艳

    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生物学时期水貂的体重、屠宰体长及貂皮尺码等项进行水貂体重、体长与皮张尺码的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貂体重与体长对皮张尺码均有影响,尤以体重影响较大;体重的变化范围较大,主要受出生后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

    1993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皖系粗毛型长毛兔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体重、体长和胸围的生长发育

    贾玉堂,李立冰,朱秀柏,周玉英,许月英,袁昌凤

    取165只皖系粗毛型长毛兔五世代选育群,分别测得各日(月)龄的生长发育情况(个体重)如下:初生51.83克、21日龄338.34克、42日龄837.10克、5月龄3214.50克、8月龄3727.72克、11月龄3914.35克;2、5、8、11各月龄的体长和胸围分别为:30.50和20.44厘米、46.70和30.09厘米、48.66和31.41厘米、49.44和32.80厘米。与其它安哥拉兔相比,该兔早期生长发育较快,至42日龄断奶体重比重增加15倍,并且各阶段生长发育的变量系数均在10%以内,说明生长发育的因子基本稳定。

    1993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乌苏里貉脾脏T、B淋巴细胞及其DNA和RNA分布规律的研究

    王丽萍,王永林,任小莉,李俊生,卢向东,王秋红

    用核酸的组织化学方法对乌苏里貉脾脏T、B淋巴细胞及其DNA和RNA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苏里貉脾脏T-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为,其次是脾小结外周,边缘区和椭球周围。B-淋巴细胞主要居留在脾索为。DNA存在于T、B淋巴细胞核为,RNA存在于胞浆中,貉脾脏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发达,脾小结未见生发中心,椭球数量较多,但体积较小。脾小梁不发达。

    1993年03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狐华枝睾吸虫病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

    屈海

    本文对狐华枝睾吸虫病肝脏病理形态学文化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华枝睾吸虫主要寄生于狐胆囊及胆管中,病死狐肝脏体积明显增大,个别超过正常的1/2;肝细胞脂肪变性,颗粒变性N坏死;肝汇管区及肝小叶周边结缔组织大量增生。

    1993年03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营养对长毛兔产毛的影响

    赵喜印,陈振才,李士会,周淑芬

    <正>影响长毛兔产毛的因素很多,其中营养是主要的因素。营养对产毛的影响,从胚胎时期就已开始,因为兔毛纤维是在兔的皮肤里由毛囊发育形成的,而毛囊是在兔体内胎儿时期由皮肤的生长层细胞强烈增殖而成。最初在表皮的生长层出现刺激点或称毛囊原始体。流向原始体的血液逐渐加强,使原始体有了丰富的营养而进行分裂增殖,形成结节。然后结节和皮乳头一起下伸到皮肤深处形成长管,管内为生长层细胞,管底变成毛球,毛球底部凹槽里形成毛乳头。依靠从毛乳头中吸收的养分,使毛球中的细胞不断增殖,毛纤维不断生长,向上挤出穿过皮肤

    1993年03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良种长毛兔的引种与选购技术

    陶岳荣,蒋鑫泉

    <正>长毛兔在我国饲养已有60多年历史。目前,我国存栏毛兔约为2800万只左右,每年出口兔毛6000~7000吨,创汇数亿美元,为我国畜产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良种与劣种,产毛量相差数倍,而饲料、用工等成本相差无几。所以,养兔要养良种兔。 一、良种要求 从生产性能看,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生产性能好:饲养毛兔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获得量多质优的兔毛。就我国目前饲养的长毛兔品种来看,德系长毛兔是产毛量最高、毛质最好的长毛兔品系之一,该

    1993年03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家兔人工授精技术要领

    王永军,李景思,车永顺

    <正>家兔人工授精是指用器械采取公兔精液,经稀释后,将其注入发情母兔的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免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通过人工授精,不仅可以提高公兔的配种效率,充分发挥优良种公兔的作用,还可以降低饲养成本,防止疾病传染。家兔人工授精包括采精、精液稀释、母兔刺激排卵和输精四个步骤。 一、采精 通常采取假阴道采精法。假阴道由外壳和内胎两部分构成。外壳可由直径5~6cm的胶皮水管(橡胶管、铁皮管均可)制成,长

    1993年03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家兔皮肤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柳怀玉,赵玉杰,何满,史学增,申海清

    <正>家兔皮肤真菌病属人畜共患皮肤性传染病。我们通过某饲养场的发病实际,根据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诊断,确定其由发癣菌(Tmentagro phyte)引起的。经彻底消毒、严格隔离,针对病兔采用丙酸药浴预防及灭虫丁软膏治疗为主的防治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流行病学调查 (一)发病情况:该饲养场的饲养间宽敞明亮,光线充足,噪音在60分贝以下,年室温14~26℃,冬夏季节相对湿度75~90%,春秋季节相对湿度70~80%,室内采用动

    1993年03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浸水过程对獭兔皮鞣制质量的影响

    王永才,秦福生

    <正>我国饲养的獭兔,由于质量不稳定、饲养管理不善和加工不配套而长期未形成商品。獭兔裘皮的加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目前獭兔皮等级较低,绝大多数是等外皮和老、弱、病、死兔皮,张幅小,批量小,张力不够,用机械方法加工很容易造成破损,降低裘皮使用价值,因而许多人认为以手工加工保证质量为好。 浸水是鞣制獭兔皮的关键过程之一,本文从多年的实践体会中探讨了浸水过程对獭兔皮鞣制质量的影响,为加工合格的獭兔皮提供参考。 一、浸水的意义及要求 浸水就是把獭兔皮放在水中或放在有各种促进剂(酸、盐等)的溶液中进行一定时

    1993年0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果子狸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莫伟仁,陈萍君,马跃杰

    <正>果子狸(Paguma Larvata)亦称花面狸,俗称白额灵猫、青猺、玉面狸等。是哺乳纲,食肉目,灵猫科,花面狸属动物。由其肉质细嫩,脂肪肥而不腻,风味独特而被誉为山珍佳品。由于果子狸本身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与毛皮使用价值,故国内外市场需求殷切。 基于野生资源锐减与人工养殖事业正在各地兴起的实际,我们自1990年起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果子狸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分述如下。 一、形态学特征 果子狸外貌酷似家猫,但个体较大。成狸体重一般3~7公斤。头小尾长,躯干呈长

    1993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3 ]
  • 海狸鼠四肢骨的解剖特点

    何春林,李兰萍,李绪刚,任志文

    <正>海狸鼠在陆地上体态笨拙,但在水中运动非常灵活。前、后肢游泳动作灵敏,可作圆周运动。躯体在水中可延纵轴方向左右旋动。在游泳过程中,除长大的尾部起舵的作用外,四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因而四肢骨具有下述相应的特点:后肢骨特别发达,后肢骨与前肢骨的长度比约3:2;前肢肩带部的锁骨发达,肩胛骨的肩胛突长大。 一、前肢骨 包括肩带部骨、臂骨、前臂骨和前脚骨。 (一)肩带骨:包括肩胛骨和锁骨。 1.肩肿骨 近似于三角形的板状骨,斜

    1993年03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东北虎血液成分测定的研究

    李兰萍,史学增,李绪刚,于本峰

    <正>东北虎又名西伯利亚虎、乌苏里虎,属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于吉林和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虎的药用价值很大,虎骨是健筋骨、祛风湿、止痛等良药,虎肉有治疗恶心益气等功效,虎眼有镇静安神作用,虎胆可治疗小儿麻痹,虎血能壮神,虎须能治疗牙痛。 东北虎的血液指标在我国尚未见报道,为了掌握东北虎血液指标,对机体健康状态做出判断,特对其进行了测定研究。 虎血是虎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功能主要是运送各种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维持体内环境相对恒定。血量和血液成分稳定,能使生命活动相对稳定。故血液成分测定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1993年03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4 ]
  • 外贸之窗

    <正>荣成供销社市 为貂农雪中送炭 近年来,国际国内貂皮市场很不景气,山东荣成市出现了卖貂皮难,至2月底积压貂皮20万张,貂农只好把皮张放在冷库中保存,不但严重挫伤了群众的养貂积极性,而且占压资金2000万元。 为了帮助貂农排忧解难、入春以来,荣成供销社和市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不惜大笔差旅费和千辛万苦,多次派员南下广东、北上哈尔滨等地寻找客户。同时外发信件、电报、电话等80多件次联系货主。

    1993年03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犬多器官功能衰竭

    石麟义,卢国秀,孙秀英,龚倩

    <正>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病犬转入危症相当快,病情极为严重,其中死亡最多的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指肺、心、肾、肝、消化道等重要生命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在短时间内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的功能衰竭 一、病因 (一)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1、外科感染 外科各种严重感染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较多,严重创伤后继发感染为数也不少,肝脓肿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也可发生。

    1993年03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6 ]
  • 水貂维生素B_1缺乏症诊疗一例

    王兆利

    <正>1991年6月,我区某水貂场因长期使用质重低劣的禽用多维素添加剂,造成水貂维生素B_1缺乏症,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种貂150只,分窝时780只水貂生长情况良好。饲料组成为玉米面窝窝头、冬瓜、海杂鱼、鱼肝油及禽用多维素添加剂等。据饲养人员观察,自6月22日开始,有近十分之一的水貂出现剩食。初误为是饲料变质、适口性差所引起,经调换新鲜饲料后病貂食欲仍无多大改善,且厌食水貂逐日增多,仅一周的时间,全场有百分之八十的水貂出现剩食乃至食欲废绝。

    1993年03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自拟蚂蚁苦参汤治疗母兔阴道炎的体会

    崔守一,胡玉吉,王元熙

    <正>母兔阴道炎是养兔场和养兔专业户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往往使用青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甚理想。笔者从1977年以来试用蚂蚁汤加苦参治疗母兔阴道炎36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最近治疗当中的一例介绍如下。

    1993年03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俄罗斯海狸鼠引种饲养观察

    李长胜,王书杰,于兴中,李宝唐,孙风俊

    <正>我们于1992年10月15日至28日从俄罗斯引进600只海狸鼠,经三个月饲养,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俄罗斯海狸鼠的形态 从俄罗斯引进的 600只海狸鼠(公200

    1993年03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海狸鼠皮下脓肿手术一例

    李长胜,孙风俊,于兴中,徐桂琴,李宝唐

    <正>最近,我们在从俄引进的海狸鼠中,发现1例母鼠皮下脓肿,做了切开手术后,效果良好。 一、病例 海狸鼠系灰褐色,母11.5个月龄,体重4.2公斤,体长48厘米,于1992年10月15日从俄引进, 10月28日到哈尔滨,现已饲养近4个月。冬季在舍内饲养,室温8~

    1993年03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狐骨折治疗方法的观察比较

    徐桂琴,李长胜

    <正>在人工养狐的过程中,新购进的种狐和刚分窝的仔狐,常易发生骨折。几年来,我们对狐骨折病例进行了一般绷带包扎、石膏绷带固定和小夹板固定三种方法处理,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观察。 一、病例 病例一:1986年,1只7月龄蓝狐的左后肢胫骨开放性骨折,经常规外伤处理后,采用一般绷带包扎方法,37天痊愈,但骨折处衔接不好,呈弯曲状,走路跛行。 病例二:1987年,1只4月龄蓝狐的右后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1只13月龄银狐的左前肢闭合性骨折。这二例按常规处理

    1993年03期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我国獭兔皮张质量的跟踪报告

    瞿伯以

    <正>我国的獭兔生产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几年来,开发獭兔已成为热点。热在那里呢?热在“种兔”每对售价高达200~500元,且畅销不衰。獭兔产品市场价格的高低和用售前途,取决于獭兔的品种及其皮张质量的优劣。好的种兔,好的皮张,就有价值,就有前途;劣质的“种兔”、恶劣的生态环境,粗放的饲养管理,就会带来劣质的、毫无商品价值的产品,养殖场户就会破产。

    1993年03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两户园地

    <正>水貂黄脂肪病的防治方法 水貂黄脂病也叫脂肪组织炎或维生素E缺乏病,主要是由于给水貂投喂酸败的鱼类或脂肪含量高的饲料,以及维生素E缺乏而发病。这种病多发生在7~8月份,特别是体质肥胖、采食能力强的幼貂和小公貂最易发病,发病率高达20~50%,死亡率可达50%以上。以鱼类饲料为主的养貂户应特别注意。 黄脂肪病的主要症状是:貂群食欲不振,鼻腔干燥,四肢呈半麻痹状态,走路不稳,不愿活动,出现下痢,严重时排煤焦油样稀便,最后昏迷死亡。触诊时,在病貂

    1993年03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麝鼠疾病防治技术问答

    张振兴

    近年来,由于国际裘皮市场疲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水貂饲养业步入低谷,处境艰难。与此同时,麝鼠等饲养成本较低的小型毛皮动物饲养发展迅速,随之又带来了疾病的广泛传播,饲养者纷纷要求协助解决。据此,本刊再次请南京农业大学张振兴教授撰文公开解答。

    1993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促性腺激素与雌水貂的繁殖机能

    IraHeimler,张木兰

    <正>去年,我们发表过一篇关于雌水貂繁殖生物学方面的文章。该文论述了有关水貂不育的问题以及貂场管理者可以使用的各种治疗方法。 目前我们的研究焦点是促使正常交配的雌水貂同步发情,以减少貂场管理者在繁殖期的工作负担。对于任何一个饲养者来讲,充分认识雌水貂的繁殖发生过程,等于选用激素治疗不育症或使发情期间同步化,是非常重要的。

    1993年03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 各地见闻

    <正>香港裘皮市场看好 在7月结束的香港93国际裘皮交易会上,成交额一举突破了3100万美元,盛况证明,今年裘皮市场必将好于去车。此次交易会共有1900多客商参加,日本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参展的客商和成交额略低于去年。 (摘自《中国畜牧水产消息》) 中韩合资裘皮厂 在辽宁瓦房店兴建 辽宁省瓦房店市城郊,正在兴建一座由中韩双方投资并联合经营的裘皮加工厂,总投资额为100

    1993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第一讲 海狸鼠的生物学特征

    朴厚坤,吴晓玲

    <正>一、海狸鼠的养殖简史 据文献记载,大约150年以前,在阿根廷境内的河流、湖泊、江湾和沼泽地有野生海狸鼠栖息,且数量甚多。自1831年以来,南美阿根廷等国家先后拟定出对野生海狸鼠的保护措施。1872年海狸鼠裘皮制品首次在裘皮市场上出现后,便很快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仅1900年就有近1000万张皮上市,从此野生资源便遭到严重破坏。 海狸鼠的人工饲养,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1882年,法国由阿根廷引进少量海狸鼠试养获得成功,1890~1892年建立小型饲养场。到19世纪末,南美诸国也开始进

    1993年03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