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丛
从大力培养毛皮动物养殖业专业人才 ,适应形势发展要求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 ,论述了发展毛皮动物养殖业的主要对策。
2001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4 ] - 李正飞2001年01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张志明,王孝胜,毕全秀,刘昕
通过对丹麦 3个大规模水貂饲养场、饲养加工厂、饲养设备加工厂、取皮设备加工厂的考察 ,初步了解和认识了丹麦水貂品种的特征特性 ,饲养管理和取皮加工的系统性 ,以及丹麦水貂养殖业的特点
2001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李长生,张志明,马丽娟
“金州黑色标准水貂”是通过杂交培育成的水貂新品种。该品种水貂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 ,繁殖力高 ,仔貂生长发育快。适合北纬 35°以北地区饲养 ,综合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1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0 ] - 蒋张林2001年01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邵西群,肖家美,赵元楷,籍玉林,王克坚
简述了阿留申病对养貂业的严重危害及其症状和病原性。概述了当前此病的 3种防制措施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 (CIEP)特异诊断阿留申病 (AD) ,淘汰阳性貂 ,净化种群 ;筛选抗阿留申病个体 ,进行抗病育种 ;研制疫苗 ,开展免疫预防综合性防制。
2001年01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2 ] - 惠恩举2001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郜玉钢,高秀华,李光玉,杨福合,赵景辉,王凯英
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 ,研究了梅花鹿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能量、氮、干物质的消化率及能量、氮的代谢率等指标的影响 ,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达到 0 75%[2 3 85g/(日·头 ) ]时 ,对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没有不良影响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添加0 75%的糊化淀粉尿素氮是安全的。
2001年01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19 ] - 刘炳仁2001年01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赵蒙,罗剑通,常忠娟,宋海燕,冷俊锋
对西丰梅花鹿种公鹿茸重性状表型参数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生茸佳期为 3~ 8锯 ,生茸最佳年龄为 6锯 ,达 (5 0 2± 1 46)kg ,6锯的产茸量极显著高于 1~ 5锯的产茸量(P <0 0 1 ) ;1~ 6锯的种公鹿鲜茸重与年龄呈强正相关 (r =0 833,P <0 0 1 )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 y=1 350 +0 679x ;各锯别与产茸量间相关系数统计及显著性检验结果为 :1与 2锯 ,2与 3,4,5,6锯 ,3与 4,5,6锯 ,4与 6,7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P <0 0 1 ) ,其余各锯相关不显著(P >0 0 5)。此统计结果为早期选种、制定生产计划和任务、产茸量标准及是否符合种用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1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 郑兴涛,赵蒙,李生,常忠娟
对我国人工选育的梅花鹿和马鹿 6个品种品系的 2 0多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 ,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变异系数除鲜茸重的较高之外 ,其他很小 ;公鹿的留种率很低 ,茸重性状的选择差很大 ;遗传力和重复力均较高 ;世代间隔较短 ;鲜茸重的遗传进展和年改进量较大 ;梅花鹿种公鹿的种用年限较短 ,并明显低于马鹿的 ;梅花鹿品种品系间和马鹿亚种间杂交F1茸重性状和繁殖成活率性状的杂种优势率非常显著 (P <0 0 1 )。此项统计分析为茸鹿的优质高效育种、提高纯繁选育速度、杂种优势利用、杂交培育新品种和育种规化及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1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8 ] - 徐钰英2001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李正飞2001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王爱民,陈玉村,邹隆喆,叶炎芳
利用外源复合酶对移地保护圈养的 9只马来熊日粮营养物质及能量消化率进行了测定 ,经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在圈养马来熊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外源复合酶 ,能提高马来熊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其中 ,添加 0 3%饲料量的酶能显著提高日粮粗蛋白的消化率(P <0 0 5) ;添加 0 5%的酶 ,能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粗蛋白质消化率 (P <0 0 5)。此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马来熊的饲养中 ,提高其饲料报酬
2001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9 ] - 段文武,朱开明,李立,姜卫星,向秀成
1999年 9~ 1 0月 ,湖南某果子狸驯养场发生一起以下痢、便血为主要症状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60d内造成 1 87只果子狸发病 ,1 56只果子狸死亡 ,尤其是当年生仔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分别为 66 0 %和 96 2 %。根据流行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血清学检验 ,以及病原体分离、电镜检查和生物学试验证实 ,此疫情为细小病毒感染。用此病毒与细小病毒抗体血清做交叉血清学检测反应为阳性 ,因此证明此病毒与犬细小病毒有共同抗原关系。通过对健康狸进行紧急脏器疫苗接种和用犬细小病毒弱毒疫苗加强免疫 ,以及采取其他综合防治措施 ,迅速使本病得到有效控制
2001年01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高建校,周兰尧2001年01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胡锐,邹兴淮,苏凤燕,张爱武
主要探讨了蛋氨酸螯合锌对雉鸡繁殖机能的影响。随机选取 40周龄雉鸡 54只 ,分成 3组 ,每组 1 8只 ,雌雄比例 (♀∶♂ )为 5∶1。每组基础日粮相同。Ⅰ组为对照组 ,Ⅱ、Ⅲ组为试验组 ,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 0 4 %硫酸锌 ,0 0 4 %蛋氨酸螯合锌 ,0 0 2 %蛋氨酸螯合锌 +0 0 2 %硫酸锌 ,经 48d试验 ,结果表明 ,各试验组总产蛋数、产蛋总重及产蛋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同时料蛋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平均蛋重及蛋概略养分在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在试验组中进行综合比较 ,Ⅲ组试验效果好于Ⅱ组。
2001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4 ] - 惠恩举,单风联2001年01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房兴堂,赵家飞,宋远见,钱洋,朱玉涛,王翠美
将乌骨鸡种蛋按蛋形指数分为A(≤ 72 0 % )、B(72 1 %~ 74 0 % )、C(74 1 %~76 0 % )、D(76 1 %~ 78 0 % )、E(≥ 78 1 % ) 5组进行孵化 ,结果表明 :5组乌骨鸡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 82 6%、86 1 %、90 2 %、87 2 %、82 5% ,C组显著高于A、B、D、E各组 (P <0 0 5) ,并极显著地高于A组和E组 (P <0 0 1 ) ,蛋形指数为 74 1 %~ 76 0 %的乌骨鸡种蛋孵化效果最佳
2001年01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52 ] - 孟昭聚,孙卜权,徐代军,张学新,王玮玮2001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孟德荣
论述了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风、噪声以及食物等生态因子对我国东亚钳蝎的生长发育和行为诸方面影响的国内研究概况
2001年01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0 ] - 刘涛,赵从民2001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黄毓茂,林绍荣,王全凯,费恩阁
本试验采用BamHI酶切伪狂犬病病毒 (PRV)Ma株基因组DNA ,电泳回收 3 4kb和4 4kb片段 ,快速克隆了伪狂犬病病毒Ma株BamHI 3 4kb和 4 4kb片段到质粒 pUC1 9中 ,对其进行部分序列测定并与Genebank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表明BamHI 3 4kb片段包含UL50等基因 ,与Ka株UL50基因同源性为 87% ,BamHI 4 4kb片段包含RSP40及PK等基因片段 ,与Ka株RSP40基因同源性为 98%。Ka株BamHI 3 4kb片段包含TK基因 ,而包含UL50基因的BamHI片段为 7 4kb。结果表明 ,PRVMa株BamHI酶切位点发生了漂移
2001年01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顾学玲,金永来2001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王转斌
对我国观赏鱼的资源现状及目前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就此提出改革建议
2001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