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玉;杨福合;王凯英;赵靖波;崔学哲;
为了研究在我国饲养模式下梅花鹿营养摄入的季节性规律,选用8只雄性成年梅花鹿,在我国传统饲养模式下,定期测定梅花鹿饲料消耗及营养物质摄入水平、鹿体重变化及营养相关血液指标变化,分析梅花鹿营养季节性规律变化。结果表明,①梅花鹿夏季干物质的采食(DMI)、代谢能摄入(MEI)和可消化蛋白质摄入(DCPI)处于一年中最高水平,分别为78~80 g/(kg0.75.d-1)、0.8 MJ/(kg0.75.d-1)和8~10 g/(kg0.75.d-1);夏季梅花鹿体重平均增加约20 kg;血清蛋白质水平较高。②梅花鹿公鹿秋季发情期干物质的DMI、MEI和DCPI为一年中最低水平,分别为41~60 g/(kg0.75.d-1)、0.36~0.56 MJ/(kg0.75.d-1)和1.14~3.0 g/(kg0.75.d-1);梅花鹿在9~10月份体重平均降低约17.5 kg,血清蛋白质水平较低,营养处于负平衡状态。③梅花鹿冬季DMI、MEI和DCPI处于一年中低谷,分别为70~75 g/(kg0.75.d-1)0、.61~0.69 MJ/(kg0.75.d-1)和3.0~3.6 g/(kg0.75.d-1),体重为一年中最低水平,平均约100 kg。④在圈养条件下梅花鹿MEI[MJ/(kg0.75.d-1)]和增重G[g/(kg0.75.d-1)]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26),直线回归方程为G=28.482 MEI-17.78(R2=0.5771,P=0.0026,n=13),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0.624 MJ/(kg0.75.d-1),体重每增加1 g,需要生长代谢能35.11 kJ。
2007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7 ] - 孙红梅;邢秀梅;丛波;李春义;杨福合;
利用消化酶消化法,用DMEM培养基对鹿茸干细胞进行了体外培养,分别从原代培养、传代、冻存、以及复苏等几个环节进行了试验。摸索鹿茸干细胞合适的体外培养条件,为鹿茸的各项相关研究打基础。结果表明,用透明质酸酶和胶原酶对组织样进行消化,然后用10%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细胞生长效果较好。适宜培养条件是37℃、5%CO2最大饱和湿度。
2007年01期 7-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5 ] - 韩春梅;高庆华;刘文杰;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40头新疆天山马鹿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o),转铁蛋白(Tf),前转铁蛋白(Prt),血红蛋白(Hb)5个蛋白座位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群体遗传变异指标,以便为天山马鹿选种选配繁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Alb座位呈单态为AA型,其余各蛋白座位均呈多态。Pro有1种基因型AB,受A、B 2个等位基因控制;Hb有2种基因型AB、BB,受A、B 2个等位基因所控制;Prt有5种基因型AA、AB、BB、AC、BC,受A、B、C 3个等位基因控制;Tf有4种基因型AB、BB、AC、BC,受A、B、C 3个等位基因控制。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Prt、Tf、Alb、Pro、Hb的杂合度分别为0.667,0.610,0,0.513,0.431。基因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75,0.528,0,0.375,0.332。平均杂合度为0.44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62,表明天山马鹿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
2007年01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5 ] - 王光圣;白秀娟;
为了获得北极狐多巴胺受体D1基因序列,给北极狐自咬行为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从北极狐耳组织扩增出多巴胺受体D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序列,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将该序列提交到Genebank上。Genebank中的Blast分析表明,北极狐多巴胺D1受体基因与家狗(Canis familiaris)的同源性为99%,与牛(Bos taurus)的同源性为93%,与人(Homo sapiens)的同源性为92%。
2007年01期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高庆华;韩春梅;文智举;曹振华;
为解决马鹿人工授精推广存在的母鹿诱导同期发情及鉴定与马鹿采精和精液保存技术难关,采用CIDR+PMSG+PG方法对140只天山马鹿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5头公鹿采精和保存,直肠把握人工授精。结果表明,鲜精保存72 h活率达到0.6以上,同期发情率达85%,情期受胎率达50%。
2007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8 ] - 马齐;王丽娥;李利军;张争明;吴晓民;裴俊峰;
为提高鹿茸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探索鹿茸加工新工艺,2004~2006年在梅花鹿收茸季节,利用现代食品和生物制品冷冻保鲜与干燥技术理论对鹿茸进行低温冷冻干燥加工试验研究,结合鹿茸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点,对鲜茸进行冷冻保鲜与脱水干燥制成鹿茸产品,并与沸水煮炸、微波能和远红外烤箱烘烤等传统的鹿茸加工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最大限度的保持鹿茸的活性营养成分,并使鹿茸的形、色、味基本保持不变,保证了鹿茸质量,大大缩短加工周期,既保证规范化操作,又便于计算机控制技术指标。
2007年01期 21-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34 ] - 苏凤艳;全学俊;宗春苗;王卓聪;丁庆东;王全凯;
通过T-A克隆技术,成功地构建了克隆载体PMD-18T-CDVF,用KpnI和BamHI双酶切克隆质粒PMD-18T-CDVF后,回收F基因,并将此基因定向克隆至相同双酶切回收后的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CDVF。经DNA测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PCR鉴定,证实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质粒,从而为研究犬瘟热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2007年0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9 ] - 刘振湘;钟福生;罗冬梅;
为探索小灵猫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对小灵猫生态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灵猫的某些野性可通过人为引导加以改进,向有利于人工养殖的方面发展,并成功地引导其定点排粪及投食后即时取食。
2007年01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孟秀祥;杨奇森;冯祚建;冯金朝;周宜君;
2000年6月~2001年2月,对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麝场性活跃程度不同的雌麝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对圈养环境的敏感度及育幼投资的不同,性活跃雌麝在非交配季节的站立凝视行为持续时间为(109.50±24.56)s,显著地多于性不活跃雌麝(56.58±15.60)s(P<0.05);在交配季节,性活跃雌麝的站立凝视行为持续时间为(103.15±14.48)s,也同样地显著多于性不活跃雌麝(48.00±27.60)s(P<0.05)。性不活跃雌麝在交配季节和非交配季节的环境探究均显著多于性活跃雌麝,而且前者在交配季节的冲突行为也显著较多,推测可能与圈养环境下的刻板行为发育有关。此外,性活跃雌麝在交配季节通过蹭尾行为的表达加强了信息标记。在驯养实践中,雌麝站立凝视持续时间的相对长短可以作为种麝遴选的参考标准。
2007年01期 30-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1 ] - 许洪伟;白秀娟;
选用80只4日龄雏期乌骨鸡,随机分成4组(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每组20只试鸡。以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通过降低饲料中有效磷水平,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的方法进行饲喂试验,确定植酸酶在雏期乌骨鸡饲料中的应用是否可行。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在日增重上无明显差异(P>0.05),处理组Ⅰ和处理组Ⅲ试验鸡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69%和4.05%。另外,处理组Ⅰ日增重比处理组Ⅱ、处理组Ⅲ分别提高了13.91%、7.33%,且处理组Ⅰ显著高于处理组Ⅱ(P<0.05)。此外,处理组试验鸡的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Ⅰ、Ⅱ、Ⅲ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84%、37.28%和41.22%,但随着植酸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各处理间日采食量处理组Ⅲ>处理组Ⅱ>处理组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料肉比方面,对照组与处理组Ⅰ极显著低于处理组Ⅱ和Ⅲ(P<0.01),但处理组Ⅱ与处理组Ⅲ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007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9 ] - 陈倩;刘冰;沈佐锐;
为筛选黄粉甲蛹的最佳贮存温度和时间,实现管氏肿腿蜂的规模化生产,将黄粉甲蛹经9℃、3℃、-3℃和-9℃分别贮存5 d、15 d、25 d、35 d和45 d后取出,测定其体内蛋白质、总糖、海藻糖、糖原、还原糖和脂肪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不同时间和低温贮存后,黄粉甲蛹体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差异显著。蛋白质、总糖、海藻糖、糖原和脂肪含量均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中总糖、海藻糖和糖原含量随着贮存温度的升高而加速消耗,而蛋白质和脂肪在9~-3℃的范围内含量变化同总糖等一致,若达到-9℃后,贮存相同时间的黄粉甲蛹体内其含量明显低于-3℃的。还原糖含量变化同上述各营养物质相反,随贮存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最高含量可达到未贮存前的4倍之多。
2007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9 ] - 权凯;张兆旺;
为提高高寒环境下牦牛的繁殖能力,选用青海大通种牛场半血野牦牛(n=12),进行了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试验。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处理后的发情率为(12/12)100%,用药后25~36 h之间发情的占(3/12)25%、37~48 h之间发情的占(9/12)75%。用中科院动物所生产FSH8.4 mg、FSH8.8 mg、PVP包埋FSH8.5 mg和新西兰产FSH15 mg进行超数排卵。结果表明,用中科院动物所生产FSH8.8mg超数排卵处理后,回收胚胎17枚,有效胚胎12枚,头均4枚;用新西兰产FSH15 mg超数排卵后,回收胚胎2枚,有效胚胎2枚,头均0.7枚,其他两组没有得到胚胎。
2007年01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8 ] - 董银兰;成璐一;张艳丽;
为了解虎皮鹦鹉发声行为的性别差异,采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对虎皮鹦鹉的鸣叫行为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雄性虎皮鹦鹉的叫声明显比雌鸟的复杂多变,但是鸣声幅度比雌鸟的小;随着虎皮鹦鹉的成长,雌雄鸟的叫声越来越复杂,幅度越来越高。说明虎皮鹦鹉的叫声具有明显的性双态性,并且叫声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成熟,30日龄虎皮鹦鹉的鸣声复杂程度已接近成鸟水平。
2007年01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1 ] - 张震;白秀娟;
采用已优化的硫氰酸胍-硅藻土法提取乙醇保存的灰松鼠粪便DNA,PCR检测sry基因,从而确定灰松鼠的性别比例。结果表明,应用该法提取DNA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低廉,PCR检测太阳岛地区灰松鼠雌雄比例为59∶27。
2007年01期 49-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王君玮;张维;任炜杰;张莉;钟永彬;李林;
为了对2006年7~9月间山东、河北的多个地区貉群发病情况进行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犬瘟热病。
2007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1 ] - 晋爱兰;
2006年夏季郓城某貉场,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疫病,引起大批幼貉死亡及妊娠母貉流产、产弱仔和死胎。为查明病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等,最后确诊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起貉疫病。根据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提出了有效防制措施。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7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张冬冬;余溢;田秀华;
2005年7~8月对辽宁省葫芦岛市毛皮动物养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毛皮动物养殖总量约10万只,主要集中在各乡镇,其各乡镇间毛皮动物繁殖成活率有所差异,最高为(5.29±2.19)只、最低为(2.43±1.83)只,针对该地区毛皮动物养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行业组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产业化经营,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完善宏观调控等饲养管理建议。
2007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雷乔波;
主要对近年来鹿茸及鹿产品在国际贸易及国内市场的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2007年01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42 ] - 2007年0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