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慎金;刘宇庆;杨林;杨燕;刘炜;魏万红;
2006年5~8月,以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分娩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梅花鹿母性行为时间分配进行观察,分析仔鹿不同日龄及不同饲养条件下母鹿母性行为差异,探讨梅花鹿母性行为优劣,以指导梅花鹿饲养管理及遗传繁育。结果表明:在统计的5种母性行为中,随仔鹿日龄增加,母鹿母性行为时间分配逐渐降低,且1~7日龄和其它2个日龄段的母性行为都存在显著差异。至仔鹿35日龄时,母鹿母性行为表现很低或不表现。不同饲养条件下,母鹿授乳行为、寻找张望行为及中断哺乳行为差异不显著,而跟随行为、舔舐与修饰行为则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仔鹿1~7日龄时段是母鹿母性行为时间分配的关键时期,母鹿在半散放条件下母性行为优于圈养条件。
2008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 袁国伟;席继峰;郭庆河;袁其彬;钟灵;彭林泽;曾献存;贾斌;
利用7个微卫星遗传标记,采用PCR扩增,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anguinetti银染法显色,对新疆塔里木马鹿亚种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统计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Rh),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MEGA),采用邻结法(NJ)重建系统发生树。根据等位基因频率,利用PHYLIP(3.6)分析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发生树,应用自举检验(bootstrap test)估计系统树中节点的自引导值(bootstrap value),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同时对部分马鹿群体个体基因型与产茸量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7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塔里木马鹿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S2508和Celjp0023没有多态性,以及BM5004为中度多态外,其他4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3个塔里木马鹿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所有马鹿群体的平均PIC为(0.5196)、h(0.5552)和E(2.45),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塔里木马鹿35团群体与沙雅群体的血缘关系及遗传距离近于阿拉尔群体,3个塔里木马鹿群体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符合其地理分布和育成史。微卫星位点BM4208的166bp/185bp基因型和微卫星BM888的208bp/208bp基因型可以对塔里木马鹿35团群体高产茸量进行分子遗传标记。
2008年01期 6-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14 ] - 林宁;白秀娟;
以多巴胺受体D2基因(DRD2)作为候选基因,分析该基因对水貂自咬行为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首次从美洲黑貂脚部肌肉组织扩增出多巴胺受体D2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并克隆测序,将该序列提交到Gene Bank上,已得到序列号为EU085471。通过序列比较,在第四外显子区域未发现碱基突变,在第5外显子区域发现在41位点处发生了(T→C)转换,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个体中未检测到基因多态性。
2008年01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3 ] - 易立;张海玲;程世鹏;闫喜军;柴秀丽;罗国良;王建科;赵建军;
为了给制备犬和狐白细胞介素-2相关免疫治疗剂、免疫增强剂提供材料,并且为构建插入犬和狐白细胞介素-2基因表达盒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提供物质基础,从犬、北极狐两种犬科动物基因组中克隆白细胞介素-2,经测序验证扩增片断长度为580 bp,包含全部编码序列和两侧非翻译区。序列分析表明犬与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都超过99%,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
2008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曹荣峰;田洪宇;王继芳;苏振渝;
为调查山东省水貂常发细菌病的病原学资料,分别对患病水貂进行了病理剖检、细菌的纯培养和生化鉴定。经分离鉴定确定致病菌的种类为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耶尔森氏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并对水貂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讨。
2008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3 ] - 陈琼;邵四海;孔繁德;徐淑菲;温海;
根据Gen Bank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的F基因序列,经过分析在F片段的保守区域内设计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 I荧光RT-PCR检测CDV的方法,并通过对厦门市宠物医院收集的临床发病和疑似发病的犬病料(包括眼分泌物、鼻拭子、唾液、血液、尿液等)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快速检测CDV的SYBRGreen I荧光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2008年01期 24-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胡小九;施忠芬;李秀枝;朱磊;
2000年8月~2007年8月对昆明某养犬场患病犬进行调查,旨在为犬瘟热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犬瘟热病犬占所有病犬的44.08%。犬瘟热病犬多数以双相热型、结膜炎、呼吸道炎、消化功能障碍及神经症状为特征,其发病情况与犬的年龄、免疫状况、性别及环境、季节等诸多因素有关。
2008年01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2 ] - 薛军;鞠贵春;张爱武;
为了探讨不同水平甘露寡糖对肉鹑生产性能和血清胆固醇的影响。将240只1日龄鹌鹑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鹌鹑,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Ⅳ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2%的甘露寡糖,进行为期5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Ⅲ、Ⅳ组的35日龄和50日龄的肉鹑的体重分别提高2.02%、2.66%,7.36%、7.90%。血清胆固醇含量:Ⅱ组35日龄肉鹑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升高22.22%,Ⅱ组50日龄肉鹑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12.20%;Ⅲ组35日龄肉鹑和50日龄肉鹑的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3.70%、9.76%,Ⅳ组35日龄肉鹑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升高7.41%,50日龄肉鹑的胆固醇含量降低21.95%。试验研究表明:在肉鹑生产中,适量添加甘露寡糖可增加肉鹑体重并且降低胆固醇含量。
2008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0 ] - 李思明;周定刚;欧阳玲花;温安祥;黎德兵;
为探讨鳄龟血液抗菌肽初提物的生物活性,采用纸片法和固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对其进行抗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血液抗菌肽对G-细菌和G+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但不同的微生物对其敏感性不同。其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2.5,25,50,50,200μg/mL。鳄龟血液抗菌肽具有①耐热性:将其沸水浴5 min后仍然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沸水浴10 min后其抗菌活性减弱;②耐酸性和不溶血性:pH值为6.0,5.0,4.0,2.5时,鳄龟血液抗菌肽对嗜水气单胞菌均有抑菌活性,当pH值下降至2.5时其抑菌圈最小。
2008年01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邬向东;何后军;周秋白;王萍;高伟林;张海龙;
为探讨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经饱和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层析和PEG6000浓缩,获得层析纯的外毒素。对纯化外毒素的溶血价、溶血谱、毒素稳定性及对小鼠的致病性等生物学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纯化外毒素对多种动物红细胞有溶血作用;对小鼠有较高的致死率;溶血活性的最适pH值为5~7;对热不稳定,37℃处理3 d可保持活性,14 d后基本失活,56℃处理2 min及100℃处理1 min即基本丧失活性。
2008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9 ] - 郭天芬;高雅琴;牛春娥;李维红;
对影响毛皮品质的主要因素——品种、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剥皮及储存技术等进行了分析,以便规范毛皮生产技术,提高毛皮业经济效益。
2008年01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钟立成;卢向东;
全世界的驯鹿可以分为11个亚种,现存9个亚种,灭绝2个亚种。文中对这11个驯鹿亚种的分布和现状进行了介绍。
2008年01期 46-4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89 ] - 张振兴;陈闻;李玉峰;
重点介绍了新西兰、俄罗斯与加拿大3个养鹿大国的概况,同时详细阐述了半个世纪来我国在养鹿业的发展和驯养、育种等方面的成就,并对我国将成为养鹿大国、强国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8年01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6 ] - 齐艳萍;李和平;陈雪龙;
主要阐述了鹿茸对提高生殖机能(系统)、增强免疫功能(系统)、改善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在抗氧化和抗衰老、抗肿瘤、治愈创伤等方面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2008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184 ] - 刘吉山;王艳;扈俊波;刘仰水;
从家兔引种、饲养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消毒,建立舒适的小环境,减少应激反应,建立良好的免疫、用药程序及发病后的处理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指出建立兔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方式方法。
2008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时坤;李男;王树志;杜锐;
2006年6~7月吉林省敦化市某鹿场的仔鹿发生急性死亡,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微生物学综合诊断,确诊为鹿巴氏杆菌病。经及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2008年01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6 ] - 2008年01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