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物学报

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

专家论坛

  • 肉桂醛的研究进展

    周明;陈征义;申书婷;

    综述了肉桂醛的来源、理化性质、制备方法、抑菌与抗病毒抗肿瘤等积极作用、在人类和动物以及食品与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2015年01期 v.19 1-5+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1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359 ]
  • 美国水貂养殖业及其养殖技术

    马泽芳;

    介绍了美国水貂养殖业现状、美国水貂的饲养场建设情况、饲料及配合技术、繁殖技术、主要疫病防治技术和褪黑激素应用技术,以便为水貂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参考。

    2015年01期 v.1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80 ]

征订启事

  •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经济动物学报》

    <正>《经济动物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毛皮动物、药用动物、野生动物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动物的组织解剖、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饲料与营养、产品与副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其宗旨主要是反映经济动物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与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注重理论指导生产实践,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我国经济动物养殖业现代化服务。本刊为季刊,季末月出版,A4开本,每期64页,定价15

    2015年01期 v.19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研究论文

  • 乌苏里蝮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初步研究

    姚忠祎;陆宇燕;李丕鹏;

    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ensis)是东北地区常见毒蛇,其蛇毒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在东北地区正处于积极探索之中。结合前人对乌苏里蝮繁殖周期和无冬眠饲养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生理解剖学和统计学方法,将乌苏里蝮的性成熟个体体长从460 mm推前至约424 mm,并发现体长与臭腺、卵巢大小及半阴茎收缩态长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还探究了乌苏里蝮在尾长和臭腺等方面的两性差异,推断其与繁殖行为有关。

    2015年01期 v.19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7 ]
  • 结核分枝杆菌Rv1400c多抗制备及反应原性分析

    陶荣珊;胡太超;李金伟;刘思国;王全凯;

    将pET28b-Rv1400c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筛选出阳性菌株并增菌培养后IPTG诱导表达,离心后沉淀用SKL变性溶解,用亲和层吸树脂纯化Rv1400c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目的蛋白表达与纯化情况;利用Rv1400c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分析鹿结核阳性血清的反应情况。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Rv1400c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为39 ku;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后,ELISA检测血清效价达到1∶51 200。纯化的Rv1400c重组抗原蛋白能与鹿的阳性血清发生体外结合反应。

    2015年01期 v.19 16-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9 ]
  •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旱獭夏季的食性分析

    热娜古丽·艾合麦提;李叶;张翔;时磊;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旱獭夏季食物组成及营养生态位,为喜马拉雅旱獭科学管理提供基础资料。2012年7~8月,对采集的喜马拉雅旱獭60份粪样组合为10个复合样本进行粪便显微组织分析,同时将研究区域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鉴别,之后通过显微镜对比分析确定食物组成及比例,并计算生态位宽度。喜马拉雅旱獭夏季采食11科18属20种植物,按科统计,禾本科(24.55%)、莎草科(17.82%)、豆科(16.31%)和菊科(10.57%)是喜马拉雅旱獭的主要食物。参考装片集合的46种植物的大约一半(43.48%)出现在粪样中。喜马拉雅旱獭夏季的食物以禾草和杂类草为主。

    2015年01期 v.19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0 ]
  • 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冬春期马鹿食毛症的防治效果

    钱文熙;郭雪峰;许贵善;

    为有效防治马鹿食毛症对马鹿养殖造成的危害,本试验通过对食毛症马鹿营养调查和饲养试验,研究马鹿饲粮中常量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对塔里木马鹿食毛症及母鹿产仔成活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马鹿食毛症的发生主要与饲粮养分供应不足有很大关系;防治食毛症满足马鹿常量营养素需求是前提,微量元素缺乏可加重食毛症状或发生率;按营养需要供给妊娠母鹿营养素较为全面的饲粮,不仅对于预防食毛症,而且对于产仔成活率、母鹿体况恢复、仔鹿的出生重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15年01期 v.19 25-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4 ]
  • 死胚鸽蛋中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赵宝华;窦新红;刘敏;陈卫彬;

    对孵化5日龄的鸽蛋照蛋发现,死胚鸽蛋的蛋清颜色发绿,从3只蛋内分离细菌,经细菌培养特性观察、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鉴定分离菌株为绿脓杆菌。采用改良试管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治疗后没有再发生蛋清发绿现象。

    2015年01期 v.19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6 ]
  • 刘寄奴和杜仲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健康指标的影响

    季延滨;张凤东;孙学亮;孙朦朦;魏俊利;尤宏争;陈成勋;

    为研究刘寄奴和杜仲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刘寄奴0.5%添加组、刘寄奴1.0%添加组、杜仲0.5%添加组、杜仲1.0%添加组,每组3个重复。结果表明:刘寄奴和杜仲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抗氧化能力,促进了河蟹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产生,河蟹肌肉和内脏团中T-SOD酶、CAT酶分别提高29.70%、30.32%、87.50%、67.25%;两种中药同时也抑制了河蟹内脏团中MDA的含量,但肌肉中MDA含量有所增加;刘寄奴对中华绒螯蟹机体中NO含量有抑制作用,杜仲却有促进作用;同时两种中药对其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两种中草药可以提高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能力和部分免疫能力,刘寄奴效果优于杜仲。

    2015年01期 v.19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1 ]
  • 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肾脏的形态与组织结构

    谭超;刘进辉;王水莲;朱开明;姜卫星;任朝钰;

    为探讨中国穿山甲肾脏的大体解剖和组织结构,掌握其生理功能,为其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大体解剖方法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技术对穿山甲肾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肾脏呈浅棕红色,为表面光滑的多乳头肾,其平均纵径(44.00±0.34)mm,平均横径(26.00±0.87)mm,单肾平均重(20.00±0.33)g;肾被膜为双层的纤维膜,相对于豪猪中国穿山甲肾实质中肾小体数量少而且小,肾血管球较小而肾小囊腔相对较大,肾小管数量相对较多。中国穿山甲的肾属低等哺乳动物肾,其肾血管球过滤形成原尿的功能较低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作用较强。

    2015年01期 v.19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 笼养白颈长尾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姚艳;姜卫星;唐松元;兰玉红;张锐;李立;

    以325.00~450.00 g的成年笼养白颈长尾雉为研究对象,对笼养白颈长尾雉(15♂,17♀)的24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按性别分组统计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测生理生化指标在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白颈长尾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白颈长尾雉疾病诊断、治疗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2015年01期 v.19 44-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1 ]
  • 藏驴的血液生理学特性研究

    韩旭;万宝云;孔小艳;李济中;刘兴勇;王雪艳;江炎庭;杨舒黎;杨建发;严达伟;

    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的基因组学研究为当前研究热点,但其生理指标均未被系统测定。藏驴是广泛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重要畜种,也是低氧研究的较好试验动物。本研究选择高海拔(4 000 m以上)藏驴和低海拔(2 000 m以下)云南本地驴为试验动物,测定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并作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藏驴的血红蛋白含量(HGB)(125.81±1.52)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19.87±0.16)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1.01±1.02)g/L极显著高于低海拔的云南本地驴(P<0.01),具有突出的运氧能力,表现为低氧适应的红细胞相关生理表征。伴随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藏驴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而藏驴的血浆黏度(1.61±0.03)mPa/s却显著低于云南本地驴(1.90±0.04)mPa/s(P<0.01),血液黏滞性降低。因此,藏驴通过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增强运氧能力,但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增加导致红细胞聚集能力恶化,表现为低氧不适应性,而低的血浆黏度可能抵消红细胞的不良影响,保证了血流通畅性。

    2015年01期 v.1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0 ]
  • 鹿茸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及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刘玉敏;李庆杰;胡太超;薄士儒;滕劲松;王全凯;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鹿茸脂溶性成分提取并对制剂中的基质配比、滴制温度、滴速、滴头口径等因素进行研究,以丸重差异、容散时限、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验证最佳滴丸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滴丸最优工艺为基质m(PEG 10000)∶m(PEG 8000)=54∶6,m(药液)∶m(基质)=1∶3,药液温度为60℃,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滴速为30滴/min的条件下鹿茸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及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2015年01期 v.19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8 ]

文献综述

  • 家养水貂毛色遗传研究进展及展望

    宋兴超;张海华;徐超;王雷;丛波;刘琳玲;杨福合;

    水貂毛色表型主要由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决定,探究调控水貂毛色相关基因的突变特性,对丰富水貂毛色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水貂毛色类型也主要与皮肤中的黑色素种类、数量、合成及分布比例相关,许多基因对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起主要调控作用,这些基因主要包括MLPH、TYR和MC1R,另外,Agouti基因在水貂毛色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水貂染色体、我国家养水貂主要毛色遗传基因型与毛色类型及目前毛色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出了从细胞学、分子标记水平解析水貂毛色遗传规律的研究思路,为今后彩色水貂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2015年01期 v.19 55-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5 ]
  • 梅花鹿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

    鞠妍;刘华淼;邢秀梅;

    线粒体DNA作为一个理想的分子标记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梅花鹿的起源进化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中介绍了梅花鹿线粒体DNA的结构、多态性研究等,综述了线粒体DNA在梅花鹿分子进化中的研究进展,并初步探讨了未来的发展。

    2015年01期 v.19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7 ]

  • 蓝喉太阳鸟

    张洪峰;雍严格;

    <正>蓝喉太阳鸟(Aethopyga gouldiae),俗名桐花凤,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花密鸟科(Nectariniidae),是我国"三有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分布于甘肃、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湖南等地。蓝喉太阳鸟体长约14.4 cm,体重约6.8g。雄鸟头顶和喉呈灰紫色,眼睑、颊和头侧、颈、背呈暗红色;腰、腹均为黄色;胸部或与背同为红色,或与腹部同为黄色,或黄色染以红色。雌鸟上体橄榄绿色,腰黄色,胸多呈灰色或黄色,其余下体为灰褐并缀以黄色。

    2015年01期 v.19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