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物学报

JOURNAL OF ECONOMIC ANIMAL

专家论坛

  • 北方黄盖鲽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

    王伟;武世雄;林茂上;张赛赛;唐康平;张振东;

    以黄盖鲽为研究对象,应用亲鱼培育、人工干法授精等技术,采用孵化桶和筛绢网流水两种孵化方式进行人工孵化。应用轮虫、卤虫和配合饵料有机结合的方式,经过160 d的养殖,最终获得6 cm左右的幼鱼5万余尾。结果显示,孵化桶和筛绢网流水两种孵化方式的孵化率分别为36.99%、93.38%,饲养成活率分别为41.33%、82.49%。此结果为我国北方黄盖鲽人工繁育及规模化养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2017年01期 v.21 1-4+1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0 ]

研究论文

  • 褪黑激素在水貂、银霜狐体内的残留及对Balb/c小鼠采食量、生长、血液指标的影响

    王康;马文杰;王春阳;刘法孝;逄锦颖;邱建华;郭慧君;

    了解褪黑激素(Melatonin,MT)在激素水貂、银霜狐血液、肌肉内的残留及观察其对小鼠生物学影响。首先对埋植MT的水貂、银霜狐取皮前采集血液和肌肉,使用褪黑激素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液肌肉内MT的含量;其次,选用Balb/c小鼠36只,根据检测的结果和MT蓄积埋植量,对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低剂量(5 mg/只)、高剂量(50 mg/只)的MT,并设生理盐水注射组为对照组。注射后记录小鼠体重、采食量的变化,每周采集一次外周血,ELISA检测血液MT含量和血细胞自动检测仪检测血液常规指标,并记录小鼠行为变化;试验观察24 d。结果表明:56只激素水貂和35只激素银霜狐取皮前血液MT含量分别为(101.40±52.14)ng/L和(72.31±24.84)ng/L,肌肉中MT含量分别为(240.31±45.12)ng/g和(663.43±26.36)ng/g。相对对照组,高剂量MT组和低剂量MT组24 d内小鼠采食量分别增加13.02%(P<0.05)和14.98%(P<0.05),平均体重分别增加10.87%(P<0.05)和13.06%(P<0.05),这种增加作用主要表现在注射MT的2周内;注射MT 7 d后的两组小鼠血液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出现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小鼠血液内MT浓度增加56.57%(P<0.05),高剂量组增加74.43%(P<0.05),14~28 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小鼠的行为如运动、睡眠、采食和内脏器官等没有显著的变化。埋植褪黑激素的水貂、银霜狐血液肌肉内均有一定激素残留,一定量的MT可导致Balb/c小鼠采食量短期内增加、生长加快和血液血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这种作用维持1~2周。本研究为指导科学利用埋植褪黑激素水貂、银霜狐胴体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01期 v.21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 ]
  • 圈养山魈(Mandrillus sphinx)择食顺序的初步研究

    吴海玲;刘芳;赵翠;刘选珍;

    2015年5月7—22日,8月28日—9月13日,11月2—22日采用目标动物连续观察法对成都动物园圈养的10只山魈的首选食物和山魈对不同食物的选择顺序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每日观察时间9:30—10:30和15:30—16:30,每个季度每只山魈观察7 d。结果表明:葵花籽被首次选择采食的次数最多,其次为香蕉、花生、窝头、苹果、鸡蛋;绝大多数山魈都没有将各种蔬菜作为首选食物。山魈对投喂食物的选择先后顺序:葵花籽、苹果、花生、窝头、香蕉、鸡蛋、梨、莴笋、红萝卜、橘子、西红柿、韭菜、大葱、芹菜、大白菜。不同季节山魈的首选食物有一些差异,山魈夏季首选花生的比例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P<0.05);春季山魈对香蕉的首选次数明显多于夏季,秋季对窝头的首选次数明显高于春和夏季,但都没有显著差异。

    2017年01期 v.21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沙子岭猪GSG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

    冉茂良;翁波;贺长青;董莲花;彭馥芝;陈斌;

    采用RACE技术克隆猪GSG1(Germ Cell-specific gene 1)基因cDNA1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GSG1基因在沙子岭猪睾丸组织8个不同发育阶段(E90、D1、D30、D60、D90、D120、D150和D180)和30日龄时9个不同组织(睾丸、肌肉、小肠、肺、心脏、肾脏、肝脏、脾脏和脂肪)的表达量。结果表明:GSG1基因cDNA全长为1 257 bp,含1个长99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3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SG1基因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余8个组织(P<0.05),且其在肌肉、小肠、肺脏、心脏、肾脏和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极低;GSG1基因在睾丸组织的E90、D1、D30和D60这4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较低,显著低于D90、D120、D150和D180这4个时期(P<0.01)。本试验首次克隆了猪GSG1基因cDNA全长并检测了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组织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调控猪睾丸发育和精子生成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017年01期 v.21 16-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
  • 酵母硒和纳米硒对乳鸽生产性能、肉中微量元素含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曲湘勇;陈继发;徐勋;何亮;方全民;

    为研究酵母硒和纳米硒对乳鸽生产性能、肉中微量元素含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10只14日龄健康的美国王鸽,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硒含量0.08 mg/kg),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3、0.5 mg/kg硒的酵母硒或纳米硒。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酵母硒、纳米硒对乳鸽平均日采食量、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 mg/kg硒的纳米硒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酵母硒、纳米硒均显著提高了乳鸽胸肌中硒的含量(P<0.05),对铁、锌的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3、0.5 mg/kg硒的酵母硒和纳米硒组乳鸽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酵母硒和纳米硒均明显提高了乳鸽肌肉中硒的含量,增强了血清抗氧化功能;添加0.5 mg/kg硒的纳米硒显著提高了乳鸽的日增重,综合来看,添加纳米硒的效果优于酵母硒,且以添加0.3~0.5 mg/kg为宜。

    2017年01期 v.21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 温度对北极红点鲑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指标的影响

    刘克明;钱红;夏苏东;尤宏争;李文雯;孟一耕;马林;冯守明;

    为研究温度对北极红点鲑体成分和消化酶指标的影响,设置10,13,16,19℃4个温度梯度,选取1龄北极红点鲑(161.7±12.94)g,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北极红点鲑体成分影响显著(P<0.05),以16℃为转折点,水分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温度对肝胰脏和肠道主要消化酶指标影响显著(P<0.05),其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在肝胰脏和肠道中变化趋势一致,胃蛋白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胰蛋白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肝胰脏中淀粉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肠道中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高于肝胰脏中消化酶活力。结果显示,温度对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16℃时肌肉品质最好,温度对不同消化酶的影响不同。

    2017年01期 v.2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 ]
  • miR-221/222基因家族进化分析及其在猪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彭馥芝;冉茂良;翁波;董莲花;陈斌;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miRBase中搜索动物miR-221/222基因家族的序列,利用Ensembl数据库信息确定miR-221/222在基因组中的位置,采用MEGA 5.0构建miR-221/222系统进化树;并利用RT-qPCR技术定量检测猪睾丸组织中不同发育时期miR-221/222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34种动物中共搜索到59条miR-221/222序列,所有的miR-221/222基因都存在于基因间隔区。进化分析表明,各物种miR-221/222基因家族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进化而来。RT-qPCR检测结果显示,miR-221/222在猪睾丸组织中不同发育时期表现出相同趋势的表达规律,即出生后其表达水平先升高,生长发育时期降低,随着性成熟又呈现升高趋势。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miR-221/222基因家族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017年01期 v.21 3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1 ]
  • 盐酸氯苯胍等4种抗球虫药物对林麝球虫的抑杀效果观察

    陈冬;程建国;蔡永华;付文龙;王洪永;颜其贵;林海;王宇;闫敏;杨光友;

    球虫是危害林麝仔麝的一种肠道原虫,筛选有效的抑杀药物是防控圈养林麝球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内65只感染球虫的林麝使用盐酸氯苯胍片剂(20 mg/kg体重,1次/d,连喂3 d)、百球清(妥曲珠利)口服液(15 mg/kg体重,只喂1次)、地克珠利粉剂(1 mg/kg体重,连喂3 d)、球威(妥曲珠利可溶性粉剂,10 mg/kg体重,连喂3 d)进行抑杀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第7天和第14天采集粪样进行球虫卵囊数量测定,通过计算卵囊减少率评估其抑杀效果。结果表明:给药后7 d、14 d盐酸氯苯胍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83.12%、80.56%;百球清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69.16%、62.24%;地克珠利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96.91%、74.91%;球威组的平均卵囊减少率分别为13.36%、84.68%。驱虫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氯苯胍和地克珠利对林麝球虫抑杀效果较好,而妥曲珠利(百球清、球威)对林麝球虫抑杀效果较差。

    2017年01期 v.21 41-4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 ]
  • 大中型野生动物的外伤治疗探讨

    邱启官;李欢尧;胡志刚;贾杏林;

    2010—2016年,笔者对治疗过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一定操作意义的17例中大型野生动物的外伤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在野生动物治疗过程中对治疗方法、保定方式、用药方法及动物习性方面进行汇总分析,为大中型野生动物的外伤治疗提供治疗参考。

    2017年01期 v.21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繁殖期母竹鼠和仔鼠的护理

    王岩;龙章巍;徐才溢;兰家宇;朴敏娟;张华;朱洪强;

    竹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野生动物,其肉质地细腻、低脂肪、营养丰富,不仅可食用和入药,还是优良的工业原料,其经济价值颇高,国内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在竹鼠养殖过程中竹鼠的繁育工作很关键。文中从饲养、母鼠产前产后的护理、仔竹鼠护理、仔竹鼠常见疾病及治疗这几个方面对母竹鼠繁殖期和仔竹鼠的护理进行了综述。

    2017年01期 v.2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5 ]

文献综述

  • 山东省兔产业发展的经济分析及展望

    范文秀;姜东晖;

    山东是养兔大省、肉兔、獭兔、毛兔的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居全国前列,也是全国最大的兔肉、兔毛、兔皮及制品出口基地,对山东省兔产业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中以山东省兔产业分析为基础,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PEST、SWOT等分析方法,根据目前兔产业的规模、布局、市场、特点以及发展的变化趋势,对山东省兔产业发展进行经济分析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展望。

    2017年01期 v.21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5 ]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尹云厚;陈宁宁;常雷;卫功庆;

    近些年来,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PUFAs的类型与结构、来源、制备方法、生理作用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科研与开发提供参考。

    2017年01期 v.2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9 ]

封面简介

  • 灰冕鹤

    张东蕊;吴晓民;

    <正>灰冕鹤(Balearica regulorum),又名东非冠鹤,鹤科,冠鹤属,灰冕鹤分为东非冕鹤和西非冕鹤,二者的不同之处是东非冕鹤羽色较浅;西非冕鹤遍体黑羽,因而又叫"黑冕鹤",但是两种鸟都长有美丽的金色羽冠。灰冕鹤是一种留鸟。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灰冕鹤主要分布在非洲乌干达、刚果、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南非等地。现存数量10万只左右,由于人们对沼泽进行排水开发,造

    2017年01期 v.21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