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星辰;渠光辉;贾宇旻;贾杏林;
为探讨异源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Liposome encapsulated hemoglobin,LEH)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临床效果,利用脂质体包裹猪血红蛋白制作异源LEH,将6只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自身红细胞(RBC)组,LEH组和生理盐水组,建立猫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并维持休克30 min后输入2倍失血体积的乳酸林格液恢复渗透压。分别用自身RBC、LEH、生理盐水再进行复苏,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参数指标。LEH组相比于生理盐水组,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上升;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EA)、尿素(UREA)中所表达的损伤更低,接近于RBC组的复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复苏3 h后,异源LEH可以修正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氧亏和减少低灌注引起的多器官损伤。
2018年02期 v.2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星辰;渠光辉;贾宇旻;贾杏林;
为探讨异源脂质体包裹血红蛋白(Liposome encapsulated hemoglobin,LEH)复苏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临床效果,利用脂质体包裹猪血红蛋白制作异源LEH,将6只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自身红细胞(RBC)组,LEH组和生理盐水组,建立猫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并维持休克30 min后输入2倍失血体积的乳酸林格液恢复渗透压。分别用自身RBC、LEH、生理盐水再进行复苏,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参数指标。LEH组相比于生理盐水组,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上升;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EA)、尿素(UREA)中所表达的损伤更低,接近于RBC组的复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复苏3 h后,异源LEH可以修正急性失血性休克猫的氧亏和减少低灌注引起的多器官损伤。
2018年02期 v.2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尤宏争;石洪玥;贾磊;孙学亮;李奕男;
研究分析了运输胁迫后0,6,12,24,48,96,168 h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清酶及葡萄糖含量的变化。选取平均体质量为(205.5±34.76)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240尾为试验对象,进行30 min的短途运输胁迫后,测定珍珠龙胆石斑鱼部分血清指标。结果表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在6 h达到最低值,胁迫后的0,6,12,24 h与胁迫前和胁迫后96,168 h差异性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胁迫后的6 h达到最高值,胁迫后的0,6,12,24 h显著高于胁迫前水平(P<0.05)。谷胱甘肽(GSH)含量在胁迫后0 h最高,显著高于胁迫前及胁迫后各时间段(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胁迫后24 h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胁迫前及胁迫后0,168 h值(P<0.05)。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活力(GPT)均在胁迫后6 h达到最大值,在胁迫后的6~24 h显著高于胁迫前及其余各时间组水平(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变化趋势与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基本一致,胁迫后24 h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胁迫前及胁迫后除12 h的其余各组(P<0.05)。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在运输后6 h达到最高值(P<0.05),6~48 h酶活力值显著高于胁迫前和胁迫后其余各时间组(P<0.05)。葡萄糖(GLU)含量在胁迫后48 h达到最大值,随后恢复到胁迫前水平,胁迫前与胁迫后各时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短途运输胁迫造成了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应激反应,但在胁迫后168 h血清部分生理指标趋于胁迫前水平,对其生理机能不会产生持久性影响。
2018年02期 v.22 72-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尤宏争;石洪玥;贾磊;孙学亮;李奕男;
研究分析了运输胁迫后0,6,12,24,48,96,168 h珍珠龙胆石斑鱼血清酶及葡萄糖含量的变化。选取平均体质量为(205.5±34.76)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240尾为试验对象,进行30 min的短途运输胁迫后,测定珍珠龙胆石斑鱼部分血清指标。结果表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在6 h达到最低值,胁迫后的0,6,12,24 h与胁迫前和胁迫后96,168 h差异性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在胁迫后的6 h达到最高值,胁迫后的0,6,12,24 h显著高于胁迫前水平(P<0.05)。谷胱甘肽(GSH)含量在胁迫后0 h最高,显著高于胁迫前及胁迫后各时间段(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胁迫后24 h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胁迫前及胁迫后0,168 h值(P<0.05)。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活力(GPT)均在胁迫后6 h达到最大值,在胁迫后的6~24 h显著高于胁迫前及其余各时间组水平(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变化趋势与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基本一致,胁迫后24 h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胁迫前及胁迫后除12 h的其余各组(P<0.05)。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在运输后6 h达到最高值(P<0.05),6~48 h酶活力值显著高于胁迫前和胁迫后其余各时间组(P<0.05)。葡萄糖(GLU)含量在胁迫后48 h达到最大值,随后恢复到胁迫前水平,胁迫前与胁迫后各时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短途运输胁迫造成了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应激反应,但在胁迫后168 h血清部分生理指标趋于胁迫前水平,对其生理机能不会产生持久性影响。
2018年02期 v.22 72-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徐明明;匡佑华;曲湘勇;郭松长;贺长青;郭英;刘生礼;
为研究雪峰乌骨鸡体重生长发育规律,选取雪峰乌骨鸡公母鸡各30只,分别在1~17周龄和上市日龄(126 d)称重,比较不同性别雪峰乌骨鸡的生长发育性能,利用Logistic曲线依次对不同性别的雪峰乌骨鸡体重进行拟合,得出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析1~13周龄公母鸡的体增重情况;分别对1~13周龄公母鸡体重与上市日龄体重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与上市日龄体重相关性显著的周龄体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雪峰乌骨鸡4周龄时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5周龄及之后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1~5周龄公母鸡体重增加趋势基本一致,13周龄后公母鸡体重明显拉开差距。公母鸡Logistic曲线模型的拟合度均达到0.999,公鸡的生长拐点为10.1周龄,母鸡的生长拐点为8.9周龄。公母鸡平均日增重较高的时期分别为10~12周龄和8~12周龄,较低的时期均在2~4周龄;公母鸡绝对生长的高峰分别在9~11周龄和8~10周龄;公母鸡相对生长曲线均呈"反J形"。公鸡1~13周龄体重、上市日龄体重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母鸡上市日龄体重与2~4周龄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第1周龄和5~13周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雪峰乌骨鸡生长发育性能存在一定差异。Logistic曲线能较好地拟合雪峰乌骨鸡体重生长发育规律。
2018年02期 v.2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明明;匡佑华;曲湘勇;郭松长;贺长青;郭英;刘生礼;
为研究雪峰乌骨鸡体重生长发育规律,选取雪峰乌骨鸡公母鸡各30只,分别在1~17周龄和上市日龄(126 d)称重,比较不同性别雪峰乌骨鸡的生长发育性能,利用Logistic曲线依次对不同性别的雪峰乌骨鸡体重进行拟合,得出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析1~13周龄公母鸡的体增重情况;分别对1~13周龄公母鸡体重与上市日龄体重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与上市日龄体重相关性显著的周龄体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雪峰乌骨鸡4周龄时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5周龄及之后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1~5周龄公母鸡体重增加趋势基本一致,13周龄后公母鸡体重明显拉开差距。公母鸡Logistic曲线模型的拟合度均达到0.999,公鸡的生长拐点为10.1周龄,母鸡的生长拐点为8.9周龄。公母鸡平均日增重较高的时期分别为10~12周龄和8~12周龄,较低的时期均在2~4周龄;公母鸡绝对生长的高峰分别在9~11周龄和8~10周龄;公母鸡相对生长曲线均呈"反J形"。公鸡1~13周龄体重、上市日龄体重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P<0.01);母鸡上市日龄体重与2~4周龄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第1周龄和5~13周龄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雪峰乌骨鸡生长发育性能存在一定差异。Logistic曲线能较好地拟合雪峰乌骨鸡体重生长发育规律。
2018年02期 v.2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聂鸿涛;李文昊;李东东;李东霖;闫喜武;
研究了5个温度梯度(16,19,22,25和28℃)和5个盐度梯度(15,20,25,30,35)对加州扁鸟蛤(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碱性磷酸酶的活力逐渐升高;琥珀酸脱氢酶活力呈下降趋势;乳酸脱氢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盐度升高至30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最高;盐度25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最低;当盐度低于30,随着盐度的不断升高,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呈升高趋势,盐度30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最高,盐度达到35时,3种酶的活性都降低,本试验结果可为加州扁鸟蛤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22 85-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聂鸿涛;李文昊;李东东;李东霖;闫喜武;
研究了5个温度梯度(16,19,22,25和28℃)和5个盐度梯度(15,20,25,30,35)对加州扁鸟蛤(Clinocardium californiense)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碱性磷酸酶的活力逐渐升高;琥珀酸脱氢酶活力呈下降趋势;乳酸脱氢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升高趋势。盐度升高至30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最高;盐度25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最低;当盐度低于30,随着盐度的不断升高,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呈升高趋势,盐度30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最高,盐度达到35时,3种酶的活性都降低,本试验结果可为加州扁鸟蛤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22 85-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选珍;鄢平;
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分别于2014年11月11—21日(第1期),2015年5月18日—6月7日(第2期)和2015年5月25日—6月14日(第3期)9:30—17:00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4头成年棕熊(Ursus arctos)、2头成年黑熊(Ursus thibetanus)和2头成年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的昼间乞食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中第1期为丰容前的行为观察期,第2和第3观察期为通过改变食物的投喂方式,并在熊的环境中放入玩具的丰容期。结果表明:3种熊都表现出了3种乞食行为,即蹲坐乞食、站立乞食和走动乞食。棕熊的乞食行为显著高于黑熊和马来熊(P<0.01或P<0.05),棕熊主要表现为蹲坐乞食和走动乞食,黑熊和马来熊主要表现为站立乞食。对丰容前后熊的乞食行为比较发现,丰容前3种熊的蹲坐、站立和总乞食行为显著高于丰容期(P<0.01),走动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黑熊和棕熊丰容期的乞食行为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且第2和3期丰容间的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马来熊丰容前后的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丰容前乞食行为的高峰为13:00—14:00;丰容后的乞食行为高峰为11:00—12:00。
2018年02期 v.22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选珍;鄢平;
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分别于2014年11月11—21日(第1期),2015年5月18日—6月7日(第2期)和2015年5月25日—6月14日(第3期)9:30—17:00对成都动物园饲养的4头成年棕熊(Ursus arctos)、2头成年黑熊(Ursus thibetanus)和2头成年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的昼间乞食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中第1期为丰容前的行为观察期,第2和第3观察期为通过改变食物的投喂方式,并在熊的环境中放入玩具的丰容期。结果表明:3种熊都表现出了3种乞食行为,即蹲坐乞食、站立乞食和走动乞食。棕熊的乞食行为显著高于黑熊和马来熊(P<0.01或P<0.05),棕熊主要表现为蹲坐乞食和走动乞食,黑熊和马来熊主要表现为站立乞食。对丰容前后熊的乞食行为比较发现,丰容前3种熊的蹲坐、站立和总乞食行为显著高于丰容期(P<0.01),走动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黑熊和棕熊丰容期的乞食行为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且第2和3期丰容间的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马来熊丰容前后的乞食行为没有显著差异(P>0.05)。丰容前乞食行为的高峰为13:00—14:00;丰容后的乞食行为高峰为11:00—12:00。
2018年02期 v.22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林远锋;郗蒙雪;张计委;贾慧平;侯跃林;陈宁宁;常雷;卫功庆;
2016年4—7月,选取人工孵化的野生东北林蛙蝌蚪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饲料及光照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因素主次顺序为饲料>光强>光色,最优组合为红光,4 000 lx,饲料三,该组合下饲养的蝌蚪增重最大。为工厂化养殖蝌蚪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8年02期 v.22 95-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林远锋;郗蒙雪;张计委;贾慧平;侯跃林;陈宁宁;常雷;卫功庆;
2016年4—7月,选取人工孵化的野生东北林蛙蝌蚪进行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饲料及光照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因素主次顺序为饲料>光强>光色,最优组合为红光,4 000 lx,饲料三,该组合下饲养的蝌蚪增重最大。为工厂化养殖蝌蚪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8年02期 v.22 95-98+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姜欣彤;董安然;王伟;张赛赛;赵欣涛;
选用杂交鲟[西伯利亚鲟(♀)×达式鳇(♂)]幼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急性和慢性盐度驯化试验。探讨了杂交鲟的半致死盐度值和在盐度梯度为0,5,10,15,20,25,30,32时的血清生化指标和渗透压变化。结果表明:杂交鲟96 h的半致死盐度值是20.32 g/L,安全浓度值为6.096 g/L;各盐度驯化组中杂交鲟的血清中血糖水平表现为出现两次波动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与淡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在盐度为25时达到峰值。总蛋白总体水平与淡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白蛋白水平在盐度高于25时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乳酸脱氢酶随着盐度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盐度为25时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淡水对照组(P<0.05),除乳酸脱氢酶盐度15,20组外,其他盐度组与淡水组无显著差异(P>0.05);尿素水平随盐度增高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广盐性鱼类的杂交鲟,经过缓慢驯化可通过自身机体渗透压调节来达到对高盐度水体的良好适应,对高盐度水体有很强的耐受性。
2018年02期 v.22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姜欣彤;董安然;王伟;张赛赛;赵欣涛;
选用杂交鲟[西伯利亚鲟(♀)×达式鳇(♂)]幼鱼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急性和慢性盐度驯化试验。探讨了杂交鲟的半致死盐度值和在盐度梯度为0,5,10,15,20,25,30,32时的血清生化指标和渗透压变化。结果表明:杂交鲟96 h的半致死盐度值是20.32 g/L,安全浓度值为6.096 g/L;各盐度驯化组中杂交鲟的血清中血糖水平表现为出现两次波动后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与淡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在盐度为25时达到峰值。总蛋白总体水平与淡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白蛋白水平在盐度高于25时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乳酸脱氢酶随着盐度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盐度为25时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淡水对照组(P<0.05),除乳酸脱氢酶盐度15,20组外,其他盐度组与淡水组无显著差异(P>0.05);尿素水平随盐度增高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广盐性鱼类的杂交鲟,经过缓慢驯化可通过自身机体渗透压调节来达到对高盐度水体的良好适应,对高盐度水体有很强的耐受性。
2018年02期 v.22 99-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胡罕;张旭;裴俊峰;苏丽娜;张洪峰;刘艳;吴晓民;
为了解野外大熊猫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了44只野外大熊猫粪便样本,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种类及形态学的研究。采用生理盐水涂片及碘液染色法对粪便进行检查,并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像。结果共检出肠道寄生虫11种及真菌4种。寄生虫总感染率72.73%(32/44),其中线虫感染率56.82%(25/44)、绦虫感染率6.82%(3/44)、吸虫感染率6.82%(3/44)、原虫感染率15.91%(7/44),除此之外真菌感染率为9.09%(4/44)。其中2种大熊猫绦虫、4种球虫卵囊及4种真菌为首次报道。
2018年02期 v.22 106-11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胡罕;张旭;裴俊峰;苏丽娜;张洪峰;刘艳;吴晓民;
为了解野外大熊猫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了44只野外大熊猫粪便样本,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种类及形态学的研究。采用生理盐水涂片及碘液染色法对粪便进行检查,并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像。结果共检出肠道寄生虫11种及真菌4种。寄生虫总感染率72.73%(32/44),其中线虫感染率56.82%(25/44)、绦虫感染率6.82%(3/44)、吸虫感染率6.82%(3/44)、原虫感染率15.91%(7/44),除此之外真菌感染率为9.09%(4/44)。其中2种大熊猫绦虫、4种球虫卵囊及4种真菌为首次报道。
2018年02期 v.22 106-11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7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