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晓旭;贾磊;陈春秀;马超;尤宏争;
分别随机抽取2,6,10月龄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俗称云龙斑)进行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高(X4)、体宽(X5)、尾柄高(X6)、眼径(X7)、眼后头长(X8) 9个性状的数据采集。数据整理统计后,进行各形态性状的多元分析,从中找到不同月龄云龙斑各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并确定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形态性状在不同阶段对体质量的影响不同,对各形态性状的分析,可为云龙斑这一杂交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23 128-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田媛;潘耀;胡紫馨;安昊;牛乐宝;吴振宇;刘公言;郭慧君;邱建华;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种植苜蓿对肉兔生产、屠宰性能及肉品品质的影响,选用60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伊拉肉兔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盐碱地种植苜蓿、常规苜蓿和花生秧作为日粮中草粉来源,配制颗粒饲料。预饲期7 d,正式饲养40 d。结果表明:盐碱地苜蓿组肉兔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品质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通过合理设计日粮配方,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盐碱地种植苜蓿可代替普通苜蓿、普通花生秧,作为饲料中草粉原料饲喂肉兔。
2019年03期 v.23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王美儒;赵文;魏杰;李春宇;石振广;陈炜;季世琛;王欢;
达氏鳇是一种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淡水鱼类。本文分析了人工养殖和野生达氏鳇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人工养殖和野生达氏鳇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90%和16.67%,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94%和2.22%,粗灰分含量分别为5.82%和5.42%,水分含量分别为73.16%和74.42%。野生达氏鳇的饱和脂肪酸(SFA,28.36%)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36.85%)显著高于养殖的SFA(18.45%)和MUFA(27.47%),而野生达氏鳇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26.26%)显著低于养殖的PUFA(29.97%),人工养殖达氏鳇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的EPA+DHA含量,分别为9.32%和14.10%;人工养殖和野生达氏鳇肌肉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28%和40.00%,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3.51%和32.87%。
2019年03期 v.23 139-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 ] - 杨赵伟;闫玉杰;赵雅楠;邬溪芮;李博;曹秀梅;白雪;王超宇;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人工饲养皮用貉肝脏中的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前处理得当,相关系数均>0.999 5,方法检出限为0.001~0.5μg/L,加标回收率在91.4%~10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5%。此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测定貉肝脏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2019年03期 v.23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文贵辉;胡丹;肖海思;刘振湘;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白术多糖对鸡球虫病的防控效果,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选择540只28周龄东乡黑羽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3次重复试验,每个重复60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5%和5.0%的白术多糖,预试期7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发病率显著下降(P<0. 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含量的白术多糖有利于提高对鸡球虫病的防控效果。
2019年03期 v.23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刘冬婕;马泽芳;崔凯;李建栋;
研究中性蛋白酶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含量对鹿血酶解程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鹿血的使用价值,将鹿血抗凝处理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体积分数40%,采用3×3三因子试验,设计酶解时间(A)、酶解温度(B)、酶含量(C) 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以酶解后过滤的残渣量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将残渣量最少的酶解液与白酒按比例混合制成体积分数为40%的鹿血酒,并与其他3个品牌的鹿血酒进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酶解时间8 h的酶解残渣量极显著低于酶解时间6 h和10 h的(P<0.01);酶解温度50℃的酶解残渣量显著低于37℃的(P<0. 05),但与63℃的差异不显著;酶含量4%的酶解残渣量极显著低于酶含量3%和5%的(P<0.01);体积分数40%鹿血酒中EAA、NEAA和AA总量分别为1.504,1.936,3. 440 mg/m L,均高于其他3个品牌的鹿血酒。由此说明,向体积分数40%鹿血中添加4%的中性蛋白酶,经50℃酶解8 h后制成的鹿血酒澄清、透明且氨基酸含量高,品质最优。
2019年03期 v.23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孙亚楠;曾昊;李思琪;何慧芬;刘进辉;
通过探究中华竹鼠肝脏的显微组织结构与特征,为中华竹鼠的人工养殖以及野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常规解剖方法、石蜡制片和H-E染色技术,在光镜下对中华竹鼠的肝脏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竹鼠肝脏分为被膜和实质两部分。被膜覆盖在肝脏表面,由外层较薄的结缔组织和内层的单层扁平细胞构成。实质内肝小叶分界不明显,小叶内无清晰肝细胞索状结构;肝血窦内存在枯否氏细胞;中央静脉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肝细胞呈多边形,有1~2个胞核;门管区明显可见,且有丰富的淋巴丛;小叶间静脉大小差异较大,小叶间动脉大小形状与小叶间胆管相似,部分门管区两者都不易找到。
2019年03期 v.23 157-160+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 ]
- 毛宏祥;任傲;范小丫;高凤仙;
甲烷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不仅严重污染空气,而且还是造成反刍家畜日粮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能量损失。文中综述了国内外经典的反刍家畜甲烷模型,分析了影响模型精度的原因,为预测甲烷排放提供参考依据。
2019年03期 v.23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刘长浩;张洪学;张小能;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 of mink,AD),是以水貂繁殖能力下降、消痩、自身免疫病、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肾衰竭死亡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目前该病在我国呈现较高的感染率(60%~70%),严重影响我国养貂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中针对我国水貂阿留申病的流行及危害现状,提出合理的检测方法,为提升并稳定阳性貂的生产性能,逐步建立国内优良水貂育种群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23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肖克权;范小丫;高凤仙;
随着集约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实际生产中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和降低养殖成本,通常会增加猪群的饲养密度,而不合理的饲养密度将导致猪只应激水平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肠道稳态等遭到破坏,进而影响猪群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发挥。文中就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猪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2019年03期 v.23 16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 ] - 李浩;丁亚南;宋泽和;贺喜;范志勇;
饲粮纤维是饲料中不被动物自身消化酶所消化的一类物质,是由抗性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成分组成的复合物。饲粮纤维在肠道中的发酵是发挥其营养功能的关键,这与其水合特性密切相关。在妊娠阶段合理运用饲粮纤维可起到调节母猪体况、提高产仔规模与增加断奶窝重的效果。文中对饲粮纤维的成分、来源及理化特性及其在母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富含纤维的饲用资源在母猪饲粮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23 175-180+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 ] - 蒋一凡;张南乡子;李周勉;张佳鑫;张素姣;王乃东;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3,PCV3)是2016年首次在美国报道的一种新的猪圆环病毒。之后,中国、波兰、韩国、丹麦、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陆续报道PCV3单独或混合感染的检测,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认为PCV3与母猪繁殖障碍、发热、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多系统炎症等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检测报道预示PCV3会引起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心肌炎等临床疾病。但PCV3确切致病机理仍需进一步调查研究。文中主要对PCV3基因组序列的特点、感染检测和致病性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为PCV3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2019年03期 v.23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 ]
<正>马红霞,女,1970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农业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曾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二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首批高校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首批"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第一批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培育人选,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吉林省杰出青年计划资助者,吉林省巾帼五标兵,吉林省三八红旗手。现为中国畜牧兽医学
2019年03期 v.23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艳;蔡琼;
<正>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俗名红面短尾猴、红面猴等,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的动物。短尾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短尾猴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体质量5 kg,体长50~56 cm,尾极短,不及后脚长,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颜面部常为暗红色或带紫红色斑块;体色深暗,背部多为暗褐黑色或暗橄榄棕褐色,腹面稍浅于背部,亦为暗棕黄色。
2019年03期 v.23 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