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庹云;肖调义;江石峰;廖妍馨;梁玲玲;李志元;
为探讨棘胸蛙消化系统结构与食性功能的关系,采用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宏观及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棘胸蛙口咽腔含有纤毛柱状上皮、丰富的单细胞腺体和多细胞舌黏膜腺、颌间腺体,还有味蕾结构。食道具复层纤毛上皮,无味蕾,食道腺极发达。胃上皮黏膜层中有大量胃小凹和杯状细胞,具黏膜肌;胃腺发达,胃腺细胞胞质含嗜酸性颗粒,分泌黏液类型在贲门、胃体、幽门中主要呈Ⅲ-Ⅳ-Ⅲ型变化。十二指肠绒毛细长密集,回肠、直肠逐渐缩短,在黏膜层的固有膜中无小肠腺分布,肠壁较薄,杯状细胞在肠道各段较丰富,呈高—低—高变化。直肠黏膜上皮中含有巨型杯状细胞,固有膜有管状直肠腺散布。泄殖腔为复层立方上皮,具有泄殖腔腺。肝实质中肝小叶界限不明显,肝血窦丰富,肝内有大量色素细胞成团分布。胰脏独立存在,外分泌部胰腺组织发达,胰岛分散在其中。
2020年01期 v.24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庹云;肖调义;江石峰;廖妍馨;梁玲玲;李志元;
为探讨棘胸蛙消化系统结构与食性功能的关系,采用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宏观及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棘胸蛙口咽腔含有纤毛柱状上皮、丰富的单细胞腺体和多细胞舌黏膜腺、颌间腺体,还有味蕾结构。食道具复层纤毛上皮,无味蕾,食道腺极发达。胃上皮黏膜层中有大量胃小凹和杯状细胞,具黏膜肌;胃腺发达,胃腺细胞胞质含嗜酸性颗粒,分泌黏液类型在贲门、胃体、幽门中主要呈Ⅲ-Ⅳ-Ⅲ型变化。十二指肠绒毛细长密集,回肠、直肠逐渐缩短,在黏膜层的固有膜中无小肠腺分布,肠壁较薄,杯状细胞在肠道各段较丰富,呈高—低—高变化。直肠黏膜上皮中含有巨型杯状细胞,固有膜有管状直肠腺散布。泄殖腔为复层立方上皮,具有泄殖腔腺。肝实质中肝小叶界限不明显,肝血窦丰富,肝内有大量色素细胞成团分布。胰脏独立存在,外分泌部胰腺组织发达,胰岛分散在其中。
2020年01期 v.24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0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周勉;邹亚文;蒋一凡;胡意;秦艺文;李萌;湛洋;王东亮;王乃东;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泛的新型猪病毒,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为系统分析PCV3 Capsid(Cap)蛋白序列和结构特点,收集Gen Bank登录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10条PCV3全基因组和Cap蛋白基因序列,筛选获得46株PCV3代表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Bio Edit和MAGE 6.0等)技术分析PCV3 Cap序列同源性、结构特点、系统进化和热点突变位点情况。结果表明:46株PCV3 Cap序列同源性为97.66%~100%,PCV3 Cap预测的8个B细胞和10个T细胞表位中均存在序列突变,其中B细胞抗原表位E (109~146位氨基酸)和T细胞抗原表位D(72~81位氨基酸)存在的突变位点数最多。研究发现26株属于PCV3a,20株属于PCV3b。PCV3与PCV2 Cap序列比较分析发现,PCV3 Cap在NLS区域内有6处突变(R11K、R12K、H26M、R27K、V31A和R34K); PCV3 Cap序列间比对分析发现,PCV3b Cap序列出现突变的几率(17/20,85%)高于PCV3a (19/26,73%)。而从临床表现有繁殖障碍和死胎的样品中检测出的PCV3序列均存在S77T和I150L突变位点;从伴有发热、肺炎的仔猪以及肺匀浆样本检测出的PCV3序列中均有R10K突变位点,这些特定的突变位点与临床症状的关系需后续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为PCV3基因功能、进化、预防和控制等研究提供重要序列信息。
2020年01期 v.24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周勉;邹亚文;蒋一凡;胡意;秦艺文;李萌;湛洋;王东亮;王乃东;
猪圆环病毒3型(PCV3)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泛的新型猪病毒,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为系统分析PCV3 Capsid(Cap)蛋白序列和结构特点,收集Gen Bank登录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10条PCV3全基因组和Cap蛋白基因序列,筛选获得46株PCV3代表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Bio Edit和MAGE 6.0等)技术分析PCV3 Cap序列同源性、结构特点、系统进化和热点突变位点情况。结果表明:46株PCV3 Cap序列同源性为97.66%~100%,PCV3 Cap预测的8个B细胞和10个T细胞表位中均存在序列突变,其中B细胞抗原表位E (109~146位氨基酸)和T细胞抗原表位D(72~81位氨基酸)存在的突变位点数最多。研究发现26株属于PCV3a,20株属于PCV3b。PCV3与PCV2 Cap序列比较分析发现,PCV3 Cap在NLS区域内有6处突变(R11K、R12K、H26M、R27K、V31A和R34K); PCV3 Cap序列间比对分析发现,PCV3b Cap序列出现突变的几率(17/20,85%)高于PCV3a (19/26,73%)。而从临床表现有繁殖障碍和死胎的样品中检测出的PCV3序列均存在S77T和I150L突变位点;从伴有发热、肺炎的仔猪以及肺匀浆样本检测出的PCV3序列中均有R10K突变位点,这些特定的突变位点与临床症状的关系需后续深入研究。本研究结果为PCV3基因功能、进化、预防和控制等研究提供重要序列信息。
2020年01期 v.24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露露;高亚楠;姚亚铃;贺长青;李鹏;高巧琴;郭英;肖冰;曲湘勇;郭松长;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博落回提取物对产蛋末期雪峰乌骨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576只45周龄的雪峰乌骨鸡母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Ⅰ组饲喂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试验组(Ⅱ、Ⅲ、Ⅳ)博落回提取物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50,20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Ⅰ组日产蛋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平均蛋质量较Ⅰ、Ⅲ、Ⅳ组分别提高了1.46%、1.10%、0.98%;Ⅱ、Ⅲ、Ⅳ组料蛋比较Ⅰ组增加了4.83%、3.69%、1.14%;Ⅳ组平均采食量比Ⅰ组提高了0.34%。Ⅳ组蛋壳厚度较Ⅱ组、Ⅰ组显著提高(P <0. 05);与Ⅰ组和Ⅱ组相比,Ⅳ组蛋黄指数显著提高(P<0. 05),试验Ⅱ、Ⅲ、Ⅳ组蛋壳强度比Ⅰ组提高了5.58%、3.35%、13.41%;试验组Ⅱ、Ⅳ组哈氏单位比Ⅰ组提高了5.56%、4.47%。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200 mg/kg博落回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雪峰乌骨鸡蛋壳厚度和蛋黄指数,改善蛋品质。
2020年01期 v.24 17-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露露;高亚楠;姚亚铃;贺长青;李鹏;高巧琴;郭英;肖冰;曲湘勇;郭松长;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博落回提取物对产蛋末期雪峰乌骨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576只45周龄的雪峰乌骨鸡母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对照Ⅰ组饲喂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试验组(Ⅱ、Ⅲ、Ⅳ)博落回提取物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50,20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Ⅰ组日产蛋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平均蛋质量较Ⅰ、Ⅲ、Ⅳ组分别提高了1.46%、1.10%、0.98%;Ⅱ、Ⅲ、Ⅳ组料蛋比较Ⅰ组增加了4.83%、3.69%、1.14%;Ⅳ组平均采食量比Ⅰ组提高了0.34%。Ⅳ组蛋壳厚度较Ⅱ组、Ⅰ组显著提高(P <0. 05);与Ⅰ组和Ⅱ组相比,Ⅳ组蛋黄指数显著提高(P<0. 05),试验Ⅱ、Ⅲ、Ⅳ组蛋壳强度比Ⅰ组提高了5.58%、3.35%、13.41%;试验组Ⅱ、Ⅳ组哈氏单位比Ⅰ组提高了5.56%、4.47%。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200 mg/kg博落回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雪峰乌骨鸡蛋壳厚度和蛋黄指数,改善蛋品质。
2020年01期 v.24 17-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任灿斌;李伟;谢曦;张卫忠;
长沙生态动物园步行区虎馆圈养的3只白化孟加拉虎相继发生以精神沉郁、采食困难、流涎、口腔溃疡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疾病。采集病虎分泌物(唾液),使用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初步确诊为猫杯状病毒感染。通过抗病毒、抗继发感染、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后病虎康复痊愈。
2020年01期 v.24 22-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任灿斌;李伟;谢曦;张卫忠;
长沙生态动物园步行区虎馆圈养的3只白化孟加拉虎相继发生以精神沉郁、采食困难、流涎、口腔溃疡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疾病。采集病虎分泌物(唾液),使用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初步确诊为猫杯状病毒感染。通过抗病毒、抗继发感染、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后病虎康复痊愈。
2020年01期 v.24 22-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郑冬杰;高志伟;尹煜翔;段玉宝;
为提高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养殖效益,探究养殖密度对黑斑侧褶蛙生长发育及两性异形的影响,对3种养殖密度(140,80,55只/m~2)的黑斑侧褶蛙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对黑斑侧褶蛙形态特征的影响显著,85日龄时不同养殖密度蛙的体长、体质量、头宽、前肢长、后肢长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胫宽和肥满度差异显著(P<0.05),中等养殖密度蛙的各形态学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养殖密度蛙的形态学指标,中、高养殖密度蛙的肥满度显著高于低养殖密度蛙的肥满度。不同养殖密度的黑斑侧褶蛙的饵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摄食率和质量增加率差异极显著(P<0.01),中等养殖密度蛙的特定增长率、质量增加率较其他两组养殖密度蛙的特定增长率、质量增加率高,低养殖密度蛙的摄食率较其他两组密度蛙的摄食率高。中、高养殖密度黑斑侧褶蛙两性异形(体长、体质量)出现时间较低密度蛙的早,雌雄体长、体质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体长、体质量均显著大于雄性。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头宽、前肢长、胫宽、后肢长局部性状的两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
2020年01期 v.24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冬杰;高志伟;尹煜翔;段玉宝;
为提高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养殖效益,探究养殖密度对黑斑侧褶蛙生长发育及两性异形的影响,对3种养殖密度(140,80,55只/m~2)的黑斑侧褶蛙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对黑斑侧褶蛙形态特征的影响显著,85日龄时不同养殖密度蛙的体长、体质量、头宽、前肢长、后肢长出现极显著差异(P<0.01),胫宽和肥满度差异显著(P<0.05),中等养殖密度蛙的各形态学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养殖密度蛙的形态学指标,中、高养殖密度蛙的肥满度显著高于低养殖密度蛙的肥满度。不同养殖密度的黑斑侧褶蛙的饵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摄食率和质量增加率差异极显著(P<0.01),中等养殖密度蛙的特定增长率、质量增加率较其他两组养殖密度蛙的特定增长率、质量增加率高,低养殖密度蛙的摄食率较其他两组密度蛙的摄食率高。中、高养殖密度黑斑侧褶蛙两性异形(体长、体质量)出现时间较低密度蛙的早,雌雄体长、体质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体长、体质量均显著大于雄性。以体长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头宽、前肢长、胫宽、后肢长局部性状的两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
2020年01期 v.24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匡佑华;徐明明;彭豫东;朱瑾;曲湘勇;贺长青;郭松长;何业春;
为探讨黄麻羽肉用种鸡的体质量、体尺、开产日龄与产蛋量的相关关系,选取同一批次、健康状态相近的20周龄黄麻羽肉用种鸡270只(公母比1∶2),测定体质量、体尺,记录各母鸡的开产日龄和开产后连续127 d的产蛋量,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蛋量和与之显著相关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麻羽公鸡的体质量、胫长、胫围、龙骨长、体斜长、胸宽均极显著高于母鸡的(P<0.01)。公鸡体质量与体斜长之外的各体尺指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程度最大的是胸宽(r=0.481)。母鸡体质量与各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产蛋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程度最大的也是胸宽(r=0.505);开产日龄与体斜长、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0. 01);开产日龄与体质量、胫围呈显著负相关(P<0. 05);产蛋量与耻骨间距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显示,在黄麻羽肉鸡的选种上,可以加强胸宽指标的选育,提高黄麻羽肉鸡的体质量;可通过对黄麻羽母鸡的体质量、耻骨间距、开产日龄等指标的选育,提高母鸡的产蛋性能。
2020年01期 v.2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匡佑华;徐明明;彭豫东;朱瑾;曲湘勇;贺长青;郭松长;何业春;
为探讨黄麻羽肉用种鸡的体质量、体尺、开产日龄与产蛋量的相关关系,选取同一批次、健康状态相近的20周龄黄麻羽肉用种鸡270只(公母比1∶2),测定体质量、体尺,记录各母鸡的开产日龄和开产后连续127 d的产蛋量,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蛋量和与之显著相关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黄麻羽公鸡的体质量、胫长、胫围、龙骨长、体斜长、胸宽均极显著高于母鸡的(P<0.01)。公鸡体质量与体斜长之外的各体尺指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程度最大的是胸宽(r=0.481)。母鸡体质量与各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产蛋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程度最大的也是胸宽(r=0.505);开产日龄与体斜长、产蛋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0. 01);开产日龄与体质量、胫围呈显著负相关(P<0. 05);产蛋量与耻骨间距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显示,在黄麻羽肉鸡的选种上,可以加强胸宽指标的选育,提高黄麻羽肉鸡的体质量;可通过对黄麻羽母鸡的体质量、耻骨间距、开产日龄等指标的选育,提高母鸡的产蛋性能。
2020年01期 v.2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昊;张涛铄;张彤瑶;王艳梅;孙伟芝;
以梅花鹿的腹部板油为原料,木瓜蛋白酶为水解酶,选择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的提取工艺;以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为标准,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对所得鹿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 g/mL,酶解温度60℃,pH 7,超声功率500 W,鹿油提取率为(73.7±0.4)%;对所得鹿油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共检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十四烷酸(5.08%)、棕榈酸(38.49%)、棕榈油酸(6.75%)、硬脂酸(17.83%)、油酸(23.66%)和亚油酸(3.16%)的含量较高。
2020年01期 v.24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昊;张涛铄;张彤瑶;王艳梅;孙伟芝;
以梅花鹿的腹部板油为原料,木瓜蛋白酶为水解酶,选择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优化超声波辅助水酶法的提取工艺;以37种脂肪酸甲酯混标为标准,采用气相色谱外标法对所得鹿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 g/mL,酶解温度60℃,pH 7,超声功率500 W,鹿油提取率为(73.7±0.4)%;对所得鹿油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共检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十四烷酸(5.08%)、棕榈酸(38.49%)、棕榈油酸(6.75%)、硬脂酸(17.83%)、油酸(23.66%)和亚油酸(3.16%)的含量较高。
2020年01期 v.24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胜悦;杨连玉;彭聪;刘莹;
植物皂苷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抗炎、抗肿瘤、提高动物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目前,植物皂苷的饲料利用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中综述了植物皂苷的结构分类和生物合成、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植物皂苷饲料化利用及研究奠定基础。
2020年01期 v.24 42-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胜悦;杨连玉;彭聪;刘莹;
植物皂苷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具有抗炎、抗肿瘤、提高动物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目前,植物皂苷的饲料利用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中综述了植物皂苷的结构分类和生物合成、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植物皂苷饲料化利用及研究奠定基础。
2020年01期 v.24 42-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苏芮;王东亮;陈指龙;范秀军;邓治邦;杨青;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体,给全球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V2含有11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当前对其ORF1~ORF4所编码的相关蛋白研究较多,了解这4个主要蛋白在PCV2复制中的功能及其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PCV2复制和致病的分子机制。文中对PCV2 ORF1~ORF4基因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在病毒生命周期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2020年01期 v.24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苏芮;王东亮;陈指龙;范秀军;邓治邦;杨青;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体,给全球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CV2含有11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当前对其ORF1~ORF4所编码的相关蛋白研究较多,了解这4个主要蛋白在PCV2复制中的功能及其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PCV2复制和致病的分子机制。文中对PCV2 ORF1~ORF4基因所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在病毒生命周期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2020年01期 v.24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班博;戴维;王敏;全雪容;田科雄;
竹鼠是一种集肉、毛皮、入药、观赏于一身的特种经济动物。文中对竹鼠的生物学特性、驯化、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防治以及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竹鼠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24 52-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班博;戴维;王敏;全雪容;田科雄;
竹鼠是一种集肉、毛皮、入药、观赏于一身的特种经济动物。文中对竹鼠的生物学特性、驯化、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防治以及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竹鼠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24 52-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吕宏伟;刘波;李浩;肖克权;宋泽和;范志勇;
葡萄籽是酿酒或者是压榨葡萄籽油后的副产物,将葡萄籽有效利用在动物生产上,不仅能够提高畜禽的抗氧化能力,而且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及有效利用。作为一种非常规饲料原料,葡萄籽粗蛋白含量较低,纤维含量较高,含有大量的多酚物质、亚油酸、氨基酸和一些维生素与矿物质。文中对葡萄籽的营养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同动物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对葡萄籽的饲用化开发、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饲料原料供应上增加了新选择。
2020年01期 v.24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吕宏伟;刘波;李浩;肖克权;宋泽和;范志勇;
葡萄籽是酿酒或者是压榨葡萄籽油后的副产物,将葡萄籽有效利用在动物生产上,不仅能够提高畜禽的抗氧化能力,而且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及有效利用。作为一种非常规饲料原料,葡萄籽粗蛋白含量较低,纤维含量较高,含有大量的多酚物质、亚油酸、氨基酸和一些维生素与矿物质。文中对葡萄籽的营养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同动物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对葡萄籽的饲用化开发、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饲料原料供应上增加了新选择。
2020年01期 v.24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